畴昔哦诗忆耒阳,兹因捧檄过祠堂。
一生忠义孤吟里,千载凄凉古道旁。
自是风霜侵病骨,非干牛酒涴诗肠。
明朝解缆秋江上,问讯先生一瓣香。
这首诗是诗人过杜工部祠堂时所作,通过描写祠堂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感。
首句“畴昔哦诗忆耒阳”,意思是说,过去我常常吟咏诗歌来回忆在耒阳的日子。这里的“哦诗”指的是诗人创作诗歌的活动,“忆耒阳”则是诗人对故乡的回忆。
第二句“兹因捧檄过祠堂”,意思是说,现在我之所以来到祠堂,是因为接到了任命文书(即“捧檄”)。这句中的“祠堂”是诗人来到此地的原因,而“奉檄”则是指接到任命文书,即诗人被朝廷委派到耒阳任职。
第三句“一生忠义孤吟里,千载凄凉古道旁”,意思是说,我的一生都在忠诚与正义之中度过,而在这片土地上吟咏诗歌。这里的“忠义”指的是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正义感,而“孤吟里”则是诗人独自吟咏诗歌的地方。
第四句“自是风霜侵病骨,非干牛酒涴诗肠”,意思是指,由于岁月的流逝,风霜已经侵袭了我的身体,但这并不是因为我饮酒过度导致的。这里的“风霜”和“牛酒”都是诗人生活中的实际经历,而“涴诗肠”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批评,意味着他并不因为自己的生活琐事而沉溺于诗酒之中。
最后一句“明朝解缆秋江上,问讯先生一瓣香”,意思是说,明天我将乘船离开这里,向杜工部的祠堂告别。这里的“解缆”指的是解开船只的绳索准备离开,而“一瓣香”则是代表对老师的敬意,即诗人将点燃香火,向杜工部致敬。
这首诗的译文:
过杜工部祠堂
昔日吟咏思耒阳,如今持文赴祠堂。
忠于国事孤独吟,千年寂寞古道旁。
风霜侵蚀病骨身,并非贪杯污诗肠。
明日舟行秋江上,敬礼先生献一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