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师经始遇金穰,禁籞清樽合奉常。
千亩方田开帝籍,四时和气聚神仓。
青坛改卜先农兆,曲水交流上巳觞。
欲识汉家林苑富,融融春泽浸长杨。

【注】

藉田集议:即《藉田诏》。藉田,古代帝王亲耕籍田以示劝课农桑之意。禁籞(qīn sè)清樽合奉常:禁止酒肉,以清净的酒樽供献上天。千亩方田开帝籍:千亩的良田开垦成皇帝的田地。四时和气聚神仓:四季和谐之气聚集在皇家的仓库中。青坛改卜先农兆:将原祭祀太官的场所改为祭祀先农的场地。曲水交流上巳觞(shāng):曲水的上游是上巳节的饮酒之处。融融春泽浸长杨:春意盎然,滋润着长杨树。长杨,汉宫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春,因举行籍田大礼,作者特作《藉田集议》以记其事。全诗写皇帝躬耕藉田、祭祀先农等事,歌颂了唐王朝“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

首联写藉田之始遇金穰:“甸师经始遇金穰,禁籞清樽合奉常。”说的是唐玄宗即位后,开始治理国家,遇到好天气,就亲自去藉田祭天地。“禁籞清樽”,指天子用清净的酒器盛酒,表示对天的尊敬。

颔联写藉田开垦之事:“千亩方田开帝籍,四时和气聚神仓。”藉田是皇帝的私田,用来种菜、养猪、喂马,但这里说的“千亩方田”却是指皇帝的公田,这是为了“籍田”而开的。“四时和气聚神仓”,说这千亩公田,一年四季都长满了庄稼,这些庄稼都运到皇家的仓库里去了。这两句诗写得很有气势,把皇帝对农业的重视表现了出来。

颈联写祭祀之事:“青坛改卜先农兆,曲水交流上巳觞。”祭祀先农是唐代的重要祭祀之一。“青坛”是祭祀的场地,“改卜”就是改变原来的祭祀地点。这里写的是把祭祀太官的地方改为祭祀先农的地方,说明唐玄宗重视农业生产。“曲水”是指流经长安城的昆明池,曲水边上有座亭,叫“上巳亭”。“交流”就是相互交流的意思,这是指上巳节那天,人们在曲水上边喝酒边划船,非常热闹。

尾联写藉田之后的事:“欲识汉家林苑富,融融春泽浸长杨。”这一句诗写得很有文采,也很生动。汉高祖刘邦曾说:“吾甚忧天下民贫,故欲求贤士而尊之。”汉文帝刘恒也曾说:“朕即位三十年,日者百姓益殷富,其治风俗亦岂得衰哉!”可见,汉初时天下百姓是很富裕的。而唐玄宗则通过这次藉田之礼,看到了唐王朝政治上的安定和繁荣。“融融春泽浸长杨”,意思是说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长安城,使那片长杨树也被春意浸湿了。这两句诗写得很有意境,很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