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行尽天台路,仙家杳杳知何处。
唯有山前一派溪,落花依旧流春暮。
【注释】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
仙家:指隐居在此的仙人。
杳杳:遥远的样子。
山前:山脚下。
落花:即落花,落花时节通常用来形容春天结束的时候。此处泛指春色已逝。
【赏析】
《天台思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游人行尽天台路起兴,写天台山高路远,寻仙访道的人来踪难辨,去意难收。然后由游人而转及仙人,写他们踪迹杳然,不知所之。最后又回到现实,写眼前一片落花流水的景象,暗示时光易逝,人事全非。
此诗开头两句,点明题旨,为全诗定下基调。“游人”二字,既写出了诗人自己,也写出了所有寻仙访道者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一去不返,无影无踪。“尽”字则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一种感受。这种体验和感受,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中的一句诗句“牛渚西江夜泊舟中,起看秋月白如昼。”十分相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既是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借鉴,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真实流露。
接下来两句,诗人把视线由寻仙访道者的身上收回,转移到眼前的景物上。“仙家”,指的是隐居于此的仙人。他们虽然踪迹飘渺,但仍然留下了一些可供后人凭吊的遗迹。“杳杳”,形容道路遥远、难以寻找的意思。“知何处”,即不知道他们的踪迹究竟在哪里。“山前”指的是天台山脚下,这里地势平缓,水流潺潺。“溪”,即小溪,它蜿蜒曲折地流淌在山前的小路上,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往事。
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将视角由寻仙访道者的身上收回,转向眼前的景物上。“唯有”,意思是除了……没有别的。“山前”,指的是天台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色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步伐。诗人看到落花依旧在春风中飘荡,不禁感叹道:“落花依旧流春暮。”这里的“流”,指的是流动、流逝的意思。诗人用这个词汇,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的消逝。他似乎看到了那些曾经盛开的鲜花,现在正随着春风缓缓地飘落,化作了尘土。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也流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游人、仙人、山路、溪流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寻仙访道者与眼前景物之间的联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这种深刻的认识,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更彰显了他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