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新识面,恰似旧相知。
腹贮三馀学,才工十咏诗。
声名苏太史,家世郑当时。
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时,注意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注释中提示的有关典故和诗人情感。
(1)
“江湖新识面”,意为在江湖上重新相识,这是与郑梅深相见的缘由,也是全诗的开端,表明了作者与郑梅深的相遇是偶然而又是必然,两人一见如故。
(2)
“腹贮三馀学”中的“三余”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即勤奋学习的意思。这里用“腹贮”形容作者学识渊博;“才工十咏诗”中的“咏诗”是说作者善于写诗。
(3)
“声名苏太史,家世郑当时”中的“太史”指的是司马迁,汉代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一书;“家世郑当时”中“郑当时”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这里指郑梅深家世显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教育条件。
(4)
“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这里的“子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俞伯牙,他善弹古琴,能通过琴声感知对方的情绪。伯牙弹琴,志趣相投者为知音,志趣不合者为俗人。这里以伯牙喻郑梅深,表达了作者对郑梅深的赞美之情。
(5)
“赏析”是对诗歌内容、主旨、表达技巧及情感等方面作出评论的文字。解答时首先要指出该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本诗采用了借代、比喻、衬托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作品形象丰满。
【答案】
【注释】
①江湖:泛指各地。
②相知:相互了解,交结朋友。
③三馀: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即勤奋学习,积累学问。
④十咏:指作诗。
⑤太史:指司马迁。
⑥郑当时:指西汉时期有名的政治家郑当时。
⑦客路:旅途。
⑧子期:指伯牙。相传伯牙善弹古琴,钟子期最能理解他的音乐内涵,二人成为知音。
⑨赏析:
首联:“江湖新识面,恰似旧相知。”意思是在茫茫的江湖之中,我们再次见面,仿佛又回到了以前认识的老友一样。这一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将两个陌生的人再次拉近了距离。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情感纽带——那就是对彼此的理解和包容。这种情感纽带让他们能够跨越时间的限制,再次相聚。
颔联:“腹贮三馀学,才工十咏诗。”意思是我虽然只有三余之学(三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暑则练,寒也练,夜亦练),但仍然可以创作很多优美的诗篇(才工十咏诗)。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谦虚的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虽然只有短暂的一生,但他的作品却充满了才华和智慧。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赞誉,成为了后世文人的典范。
颈联:“声名苏太史,家世郑当时。”意思是他的名声如同司马迁,家族背景如郑当时一样显赫。这两句诗赞扬了郑梅深的声誉和地位。他的名声远扬四海,成为了人们所敬仰的对象。他的家族背景也让他成为了社会的精英,拥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的成就和荣誉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赞赏。
尾联:“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意思是我带着琴离开了旅途,最终一定会遇见你(子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他坚信自己会找到那个能听懂他心声的人,与他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他相信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理解他的人——那就是他心中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