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斋对孤客,寂寞似僧家。
炉冷频烧叶,灯昏不吐花。
夜长添睡思,岁晚忆年华。
吟倦推窗坐,梅檐月未斜。
寒夜呈梅深
空斋对孤客,寂寞似僧家。
炉冷频烧叶,灯昏不吐花。
夜长添睡思,岁晚忆年华。
吟倦推窗坐,梅檐月未斜。
注释:
- 寒夜呈梅深:描述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面对窗外盛开的梅花,内心感到深沉而孤独。
- 空斋对孤客:指诗人在自己的书房(空房)中,面对着一位孤独的客人。
- 寂寞似僧家:形容诗人因孤独而感到与世隔绝,仿佛置身于僧人般的寂静之中。
- 炉冷频烧叶:由于炉子温度降低,需要不断添加木柴以保持温暖,诗人点燃了木柴,但火焰无法达到木炭,只能燃烧树叶。
- 灯昏不吐花:这里的“花”可能是指蜡烛或油灯发出的微弱光亮。因为灯光昏暗,所以难以看到花瓣的展开。
- 夜长添睡思:夜晚的时间变长,使得诗人更加容易陷入睡眠,从而产生更深的睡意。
- 岁晚忆年华: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开始怀念过去的岁月,感叹时光易逝。
- 吟倦推窗坐:诗人因为长时间吟咏诗歌而感到疲惫,于是推开窗户坐下休息。
- 梅檐月未斜:在诗人的窗下,梅树的影子还未被月光斜照至,意味着夜晚尚未完全过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寒夜中的孤独与寂寞。诗人将自己比作僧人,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状态。同时,通过与外界的交流——与客人的相对无言、与环境的和谐相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中的“空斋”、“炉冷”、“灯昏”、“夜长”、“吟倦”、“月未斜”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挖掘,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