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香冷夜将阑,红影摇窗烛未残。
庭树露浓花气湿,井梧风老叶声乾。
世情冷暖知心少,朋旧东西会面难。
一段客愁吟不就,无言背月倚阑干。
秋夜
博山香冷夜将阑,红影摇窗烛未残。
庭树露浓花气湿,井梧风老叶声乾。
世情冷暖知心少,朋旧东西会面难。
一段客愁吟不就,无言背月倚阑干。
译文:
博山炉里的香烟已经冷了,深夜将尽。红影摇曳在窗户边,烛火还未熄灭。院子里的树木上露水浓重,花香湿润;梧桐树的叶子被风吹得干枯,发出的声响清晰可闻。世间的人情冷暖,只有心知道,所以知心的友人越来越少了。旧日的朋友现在虽然相见却都感到困难。我独自一人,吟诗作画,但总是吟不成句。月光下,我无言地靠在栏杆上,心中满是愁绪。
注释:
- 博山:一种古代的香炉,通常由金属制成,顶部有孔可以插入香来燃烧。
- 夜将阑(阑):夜晚即将结束时。阑,此处指时间接近黎明或黄昏时分,意味着深夜将尽。
- 红影摇:蜡烛或灯笼的影子在墙上晃动的样子。
- 烛未残:即烛光尚未完全熄灭。
-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 露浓:露水很浓重,说明是深秋时节。
- 花气湿:花散发出的气息湿润。
-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 风老:风吹过梧桐树,使得树叶变得干燥,这里形容秋风的力度之大。
- 世情冷暖:世间人情冷暖变化无常。
- 知心少: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很少。
- 朋旧:朋友。
- 东西:方位词,意为“东”和“西”。在这里指的是朋友相聚困难的情况。
- 吟不就:吟诗作画,但总是做不成。
- 背月:面向月亮,这里用来形容孤独。
赏析:
《秋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色与心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寒冷、露水的湿润、树叶的声音和内心的孤独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深秋的夜晚图景。
首四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展现夜晚的氛围。诗人首先以”博山香冷夜将阑”开篇,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接着,”红影摇窗烛未残”描述了室内外的景象,红色的灯光摇曳于窗前,而外面的夜色还未完全散去。这样的描绘既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也暗示了夜晚的深沉与寂静。
接着诗人转而描述庭院中的景象。”庭树露浓花气湿”和”井梧风老叶声乾”两联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一场景。露水浓郁,花香湿润,梧桐树的风声干燥,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深秋夜晚的画面。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加深了读者对夜晚气氛的感受。
随着夜幕的深沉,诗人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世情冷暖知心少,朋旧东西会面难”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这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感受到了人情冷暖的变化,以及与老朋友重逢的艰难。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原本宁静的夜晚变得带有些许忧伤的色彩。
最后两句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一段客愁吟不就,无言背月倚阑干”,诗人感叹自己因为客居他乡而产生的愁绪无法吟成诗句,只能默默地背对着月光倚靠在栏杆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之情。
《秋夜》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于这个秋天夜晚的感受和心境。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