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琴弹古曲,何事有哀音。
客子道途远,棘人霜露深。
齐山同雁宿,天柱共猿吟。
二牧高人问,归来满孝心。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次韵送应秀才往池舒二州”,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注意分析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诗句表达的情感,最后分析诗人在表达什么情感。

“瑶琴弹古曲,何事有哀音。”意思是说用一把瑶琴来弹奏那些古老的曲子,为什么会出现哀伤的声音?瑶琴为古代名贵的弹弦乐器,以美玉为材制成,这里比喻贤人。“何事”一词是疑问词,表示原因,这里指为什么会发出哀音。“哀音”指悲凉凄切的音乐。诗人借瑶琴之声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客子道途远,棘人霜露深。”意思是说作为游子道路遥远,荆棘丛生的地方寒气逼人。棘人:荆棘丛生的山林,多指险恶之地。“道途”指旅途之路,路途遥远。诗人借自己的处境抒发自己的愁苦之情。

“齐山同雁宿,天柱共猿吟。”意思是说齐山与大雁一样高,天柱山与猿猴一样高。这两句写景,通过写景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齐山与天柱山一样高,大雁与猿猴一般飞腾,都表现出一种雄壮之美,表达了作者想要像这些高山一样高大、伟岸、坚贞不屈的情怀。

“二牧高人问,归来满孝心。”意思是说两位贤士被人们所称赞,我回来时满怀孝心。“二牧”指两位贤人。“高人”指贤人。“问”指称誉。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贤人的推荐,实现报国理想的心情。

【答案】

译文:

瑶琴弹奏着古老的乐曲,却发出悲哀的声音。我是远方来的人,路漫漫,荆棘丛生;天寒霜冻,草木凋零。齐山和大雁一样高,天柱山和猿猴一样高。你们两位贤人在人们的称赞声中离去了,我回来时满怀孝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的是应进士赴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的任官途中。首句“瑶琴弹古曲”,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并交代送别的对象。第二句“何事有哀音”,点出送别的缘由——因为琴声而产生哀感。第三句“客子道途远”,点明送别之人是游子。第四句“棘人霜露深”,描绘送别之地的恶劣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和对友人处境的同情之心,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此次离别将长时间远离家乡,前途艰难。“齐山”、“天柱”分别指代应进士和诗人自己,“雁宿”、“猿吟”则暗指两人的友情。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冬天,当时应进士赴池州、舒州的任官途中。这首诗描写了送别的情景,但并不单纯地抒写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友人的关切,寄托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