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受傃轩诗,儿修涑水仪。
百年生也直,三叹古之遗。
处易疑孤峭,因难见惠私。
此风今远矣,吾涕自涟洏。
【注释】
傃轩诗:诗人的诗作。
涑水仪:指涑水先生范仲淹,因范仲淹谥号为“文正”,故称其为“范文正公”。
处易疑孤峭:处易指王安石变法。孤峭指王安石变法过于苛刻。
因难见惠私:指王安石变法时,王安石在困难中仍能体恤民情。
此风今远矣,吾涕自涟洏:指王安石改革的精神已离我们远去,我泪流满面。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一位名叫朱学谕(即朱文公)的友人的诗。
首联:“身受傃轩诗,儿修涑水仪。”
身受傃轩诗:受到王安石诗歌的影响。傃轩,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号。
儿修涑水仪:儿子继承并发扬了涑水先生的风范。涑水,是宋代学者范仲淹的号,他曾任右司谏等职,有“范文正”之称。
颔联:“百年生也直,三叹古之遗。”
百年生也直:活到百岁,仍正直无私。生也,语本《论语》。
三叹古之遗:感叹历史留下的美好事物已经消失。三叹,语出《诗经·小雅·鹤鸣》。
颈联:“处易疑孤峭,因难见惠私。”
处易疑孤峭:处在容易的时候,怀疑王安石变法太严厉。处易,指处在安定时期。孤峭,指王安石变法过于苛刻。
因难见惠私:在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体恤民众。
尾联:“此风今远矣,吾涕自涟洏。”
此风今远矣:这样的风气如今已经远离我们了。
吾涕自涟洏:《左传》:“泣涕涟如。”意思是泪水流淌不断。涟洏,语出南朝梁元帝《哀江南赋序》“涕泗滂沱”。
【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朱学谕的怀念之情。朱学谕可能是一位在政坛颇有建树的官员,也可能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从诗的内容看,作者对他的评价很高。首联两句,既表达了对朱学谕的崇敬之情,又点明了自己的志向。中间两联,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了朱学谕的优点和缺点。尾联两句,更是表达了对朱学谕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