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能临褚令书,无人知是戴公庐。
映窗寒雪天相借,嗜古高情我不如。
贞观风流沦没后,凌烟名字断残馀。
李侯用意青云外,肯与时人较疾徐。
【注】褚遂良的书法,被后人称为《褚河南帖》,是研究唐代书法的重要资料。“戴公庐”是唐代诗人戴叔伦隐居的地方。
乘兴能临褚令书,无人知是戴公庐。
乘兴能临褚遂良的书法,没有人知道这是戴叔伦隐居的地方。
映窗寒雪天相借,嗜古高情我不如。
映窗的冷雪似乎在与我相伴,我对于古代书法的喜爱之情,远远不及李校书。
贞观风流沦没后,凌烟名字断残馀。
唐太宗时期的文治武功已不复存在,而凌烟阁上的画像也只留下残缺不全的名字。
李侯用意青云外,肯与时人较疾徐。
李校书的意图是超越世俗,不愿意和世俗之人比较快慢。
赏析:
此诗首联以“乘兴能临褚令书”起笔,表现了主人对唐代书法艺术的热爱。然而,这种爱好却无人得知,只能借“戴公庐”来表达,这既是一种隐晦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戴叔伦的仰慕。颔联“映窗寒雪天相借,嗜古高情我不如”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对古代书法的热爱,他甚至把映在窗户上、仿佛在和自己对话的雪景都看作是古人的作品。颈联“贞观风流沦没后,凌烟名字断残馀”则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唐太宗时期的文治武功已经不复存在,而凌烟阁上的画像也只留下残缺不全的名字。尾联“李侯用意青云外,肯与时人较疾徐”则是对主人的一种赞赏,他有着超然物外的高洁志向,不愿与人比较快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