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桑户落穷居,两眼犹能读细书。
自说此生聊尔耳,亦知馀事竟何如。
春云入眼元无迹,秋竹刳心久更虚。
天与精神自难老,会看千岁跨龙鱼。
【注释】
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指作者在这首诗里,以田将仕为题材。自喜三首:《诗经·小雅·斯干》中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后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人勤学苦练。这里作者说自己勤奋学习,所以自喜。茅檐:茅草屋顶的屋檐。桑户:桑树门。穷居:贫困的居所。两眼:双眸,眼睛。读细书:指读书。聊尔:姑且如此,聊以自娱。知:知道,了解。馀事:其他事务。竞何:到底如何。元:通“原”,本来。云入眼:春日的云朵进入眼中。入眼:进入视野。元无迹:本来就没有痕迹。秋竹刳心:秋天的竹子空心了。刳,挖空。刳心:挖空竹子做成乐器。久更虚:长久以来变得空虚。虚:空虚。天与精神自难老:上天赋予的精神,自然难以衰老。会:当。看:瞧。千岁:千年。跨龙鱼:骑龙遨游江湖。
译文
茅檐桑户落穷居,两眼犹能读细书。
自说此生聊尔耳,亦知馀事竟何如。
春云入眼元无迹,秋竹刳心久更虚。
天与精神自难老,会看千岁跨龙鱼。
赏析
《次韵田将仕年八十八岁作诗自喜三首》,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是诗人对友人田将仕八十岁高龄仍然热爱学习、不因岁月而消磨精神表示赞美和鼓励的诗篇。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诗人说:“茅檐桑户落穷居,两眼犹能读细书。”意思是说,尽管我居住在简陋的茅檐中,身处贫贱之中,但我的眼睛依旧能够看得清楚,依然能够认真地阅读书籍。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也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诗的中间部分则是对朋友田将仕的赞美和鼓励。“自说此生聊尔耳,亦知馀事竟何如。”诗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总是能够抓住关键,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告诉田将仕,虽然你的人生已经走过了许多曲折和坎坷,但只要你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你都能够勇敢地面对并克服。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春云入眼元无迹,秋竹刳心久更虚。”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思考人生哲理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他认为,无论是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象,还是人生的起伏变化,都不应该被我们忽视或遗忘。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时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和完整。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不断向身边的人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风采和才华横溢的艺术才能,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爱和支持之情。它不仅是一首赞美友情的佳作,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