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山头下玉龙,吾人到此得参同。
河来积石昆仑顶,日出蓬莱碧海东。
直自阴阳随处有,强分泉火本来空。
君看击石还呵砚,燥湿先生一性中。
【注释】
百尺山头下玉龙:指盘龙山,山高百尺,瀑布像玉带一样挂在山腰。
吾人到此得参同:吾和同伴来到此处,可以参悟天地万物的至理。
河来积石昆仑顶:黄河源头在昆仑山的北麓。
日出蓬莱碧海东:蓬莱山位于山东半岛,是传说中的神山。
直自阴阳随处有:从天地间来看,阴阳之气无处不在,没有一处不是阴阳。
强分泉火本来空:泉水、火焰本来是空无的,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
君看击石还呵砚,燥湿先生一性中:你看,石头受到撞击时会发出声响,而砚石却能吸干水分。这就是“燥湿先生”的特性,它的本质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七绝,以盘龙山观瀑为题,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诗的开篇,就以“百尺山头”起笔,描绘出盘龙山雄伟壮丽的景象。接着诗人又以“玉龙”比喻瀑布,把瀑布比作一条玉带,挂在山腰,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第二联“河来积石昆仑顶,日出蓬莱碧海东”,诗人将黄河与昆仑山联系起来,将蓬莱山与渤海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第三联“直自阴阳随处有,强分泉火本来空”,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相对照,强调了万物的虚无性,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最后两联“君看击石还呵砚,燥湿先生一性中”,诗人通过对砚石的描述,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挫折,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