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就前贤去不如,几年功力在三馀。
终然觉我多金矿,幸甚逢翁侍玉除。
函丈中间亲觅诀,残编里许细观书。
自怜旧习如尘污,入发成胶未易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汝适的《迓朱侍讲》,全诗如下:

欲就前贤去不如,几年功力在三馀。
终然觉我多金矿,幸甚逢翁侍玉除。
函丈中间亲觅诀,残编里许细观书。
自怜旧习如尘污,入发成胶未易梳。

注释

  1. :拜访
  2. 朱侍讲:朱汝弼,字汝弼,号侍讲,明朝学者、官员
  3. 三馀:指冬学,冬天的闲暇时间,古人认为冬学最为重要
  4. 幸甚:非常高兴
  5. 函丈:书信中常用来表示书信人对收信人的敬称
  6. 残编:指书籍残缺不全的部分
  7. 自怜:自我怜惜
  8. 成胶:头发变得黏糊糊,难以梳理

赏析

这首诗是陈汝适为了欢迎朱汝弼(侍讲)而作。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朱汝弼学问深厚的敬意和对他即将到来的喜悦。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赋等,使整首诗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

首句“欲就前贤去不如”,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向往之情。诗人想要追随前贤的学习之路,但现实情况却让他感到无能为力。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焦虑。

第二句“几年功力在三馀”,则表现了作者对于学习时间的珍视。他认为只有利用好每一个空闲的时间,才能积累足够的功力。这种观念体现了儒家的“学而不厌”的思想。

第三句“终然觉我多金矿”,则是对朱汝弼的赞美之词。这里用“金矿”比喻知识的价值,表达了对朱汝弼学识渊博的敬佩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朱汝弼的到来将会给作者带来新的启示和收获。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分别从与朱汝弼的相见、阅读他的书信、亲自向他请教、以及自己的学习状态等方面进行了描述。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朱汝弼的学识渊博,也反映了作者对学习的渴望和努力。

最后两句“自怜旧习如尘污,入发成胶未易梳。”则抒发了作者对于自己旧习的自嘲以及对新知的渴望之情。这里的“尘污”和“胶”都形象地描绘了旧习对作者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可能获得的新知和新境界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朱汝弼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对于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