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卢门病客多,先生有药起沈疴。
儒家自昔无追拒,贱子经年赖琢磨。
点铁成金聊尔耳,绝尘瞠后拟如何。
他时若谒安昌第,只愿论文不愿他。
诗句释义
1 谁道卢门病客多:这是在询问,为什么卢门这个地方(可能指中国)的文人墨客这么多?这里的“病客”指的是那些身体不适或精神不振的文人。
- 先生有药起沈疴:这句话是在说,有一位先生(可能是某个人或某种方法)有一种药可以治愈重病的人。这里的“沈疴”指的是严重的疾病或困境。
- 儒家自昔无追拒:儒家传统上并不拒绝别人,意思是儒家文化中人们相互尊重,没有排斥的行为。
- 贱子经年赖琢磨:这里的意思是作者自己(可能是一个地位较低的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磨练,得到了提升。这里的“贱子”指的是地位低下的人,而“琢磨”则是指磨炼、修炼。
- 点铁成金聊尔耳:这里的意思是通过一点小技巧(可能是某种技艺或方法),就能把普通的铁变成金子。这是一个比喻,意味着通过努力和练习,可以达到很高的成就。
- 绝尘瞠后拟如何:这一句话是反问句,表示如果有人想要超越自己,那将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啊!这里的“绝尘瞠后”形容一个人的速度或成就远超他人。
- 他时若谒安昌第:如果将来有机会拜访那位名叫安昌的人的家(可能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或政治家),只愿和他讨论学问,不想谈论其他的事情。
- 只愿论文不愿他:这里的关键是“论文”,可能是指写作文章或者进行学术讨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只想从事自己热爱的学术活动,而不希望涉及其他领域或话题。
译文
谁道卢门病客多,
先生有药起沈疴。
儒家自昔无追拒,
贱子经年赖琢磨。
点铁成金聊尔耳,
绝尘瞠后拟如何。
他时若谒安昌第,
只愿论文不愿他。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开头,引出了对卢门地区文人数量众多的原因的疑问,以及对于某位能治愈疾病的先生的感激之情。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认同,认为儒家传统上是开放包容的。然后,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展现了自己的努力和成长,以及对于通过一点技巧就能达到高成就的欣赏。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希望有机会拜访安昌的家,与他对学问的探讨相比,诗人更希望专注于文学的讨论而非其他事务。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个人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学术探讨的热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