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谈兵语未公,都将事业付东风。
三江不见刘玄德,已觉曹瞒在掌中。
黄州赤壁下杜牧
咏史抒情,感悟历史兴衰
- 诗歌原文
 杜牧谈兵语未公,都将事业付东风。三江不见刘玄德,已觉曹瞒在掌中。
 
- 诗意解析
 
- 杜牧谈兵语未公
 杜牧以诗人身份谈论军事,但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与重视。
 
- 都将事业付东风
 将国家大事寄托于自然之势,暗示了对政治动荡的不满和无奈。
 
- 三江不见刘玄德,已觉曹瞒在掌中
 通过提及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关键词注解
 
- 折戟:指在赤壁边拾到的锈迹斑斑的铁戟,象征着历史的痕迹。
 
- 东风:借指自然之势,暗喻政治环境的变化。
 
- 刘玄德和曹瞒:指三国时期著名的两位英雄刘备和曹操。
 
- 译文对比
 《赤壁》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抒发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而这首《黄州赤壁下》则更侧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看法。两者虽都是以赤壁为背景,但侧重点不同。
 
-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倾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深刻关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