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吾家老郑君,三年孤鹤困鸡群。
天教此地苏司业,与对当时郑广文。

这首诗是苏轼为郑板桥的五首诗所作的答词,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

次韵苏教授饭郑教授五首:

  1. 叹息吾家老郑君,三年孤鹤困鸡群。
    注释:感叹我家的老郑君(郑燮的字号)被贬谪到了偏僻的地方,就像一只被困在鸡群中的孤鹤。
    赏析:诗人用“嗟”字开头,感叹的语气表达了对郑君被贬的惋惜之情。“叹吾家老郑君”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情感。而“三年孤鹤困鸡群”则形象地描绘了郑君被贬后的困境,就像一只被困在鸡群中的孤鹤,无法自由飞翔。

  2. 天教此地苏司业,与对当时郑广文。
    注释:“天教”一词表示命运的安排,暗示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苏司业”指的是苏东坡,他曾在此处担任过官员。“广文”则是郑广文的别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和郑君都被贬谪到同一个地方感到庆幸,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这里相互扶持。
    赏析:诗人通过“天教”一词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一决定的庆幸。他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让两个有才华的人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这种观点体现了他深厚的友情和坚定的信念。

  3. 君能屈己求同调,我亦横身出一机。
    注释:“同调”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机”在这里指一种巧妙的方法或手段。这句诗表达了两位文人在遭遇逆境时互相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赏析:诗人通过“君能屈己求同调,我亦横身出一机”这两句话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在共同的困境中,他们都选择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我亦横身出一机,君能屈己求同调。
    注释:“横身出一机”指的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解决问题。“屈己”表示降低自己的身份来适应对方的需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赏析:诗人通过“我亦横身出一机,君能屈己求同调”这两句话展现了他们在共同的困境中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的态度。在面对问题时,他们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做出一些妥协和牺牲。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 平生所负唯诗债,今日相逢幸不赊。
    注释:“所负唯诗债”指的是诗人一直以来都致力于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幸不赊”表示幸运的是没有拖延太久的时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豪和满足感。
    赏析:诗人通过“平生所负唯诗债,今日相逢幸不赊”这两句话展现了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豪和满足感。他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能够及时与他人分享这份喜悦。这种自信和豁达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