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日疏疏暖薄寒,檐沟无语晓庭乾。
不须更恨中秋月,且得黄花子细看。
【注释】
篱日(篱笆上的日光):篱笆上的太阳。疏疏:稀疏的样子。暖薄寒:指秋阳虽明,但天气仍冷。檐沟(yán gōu):屋檐下的水槽。无语:没有声音,形容无风。庭乾:庭院干燥。黄花:菊花。子细看:仔细地欣赏。
【赏析】
《中秋后新晴对菊病体欣然》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一首七绝。此诗写诗人在秋高气爽之际,赏菊赋诗的闲适心情和对菊花的喜爱,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年华老去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浅近,却意境清朗空明,有“淡语皆有味”之妙。
起句以景入诗,点明节令,交待时节。“篱日疏疏暖薄寒”,描绘了秋风送爽,阳光斜射进篱笆,给篱笆上投下了斑驳的影子的景象。“檐沟无语晓庭乾”,则描写了天刚破晓时,庭院中积水已经干了,而屋前檐下的水槽里却没有一点水的情景。两句诗分别写景,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深秋初冬、天朗气清的画面,为下面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四句承上启下,转入写人。“不须更恨中秋月,且得黄花子细看。”诗人说,不要因为中秋节没有月亮而感到遗憾了,现在正是观赏菊花的好时候。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境界。“不须”、“且得”这两个词语,表现出诗人超脱旷达的性格;“更恨”与“子细看”之间形成对比,使诗句显得意味深长。最后一句,诗人从观赏菊花转向赏菊本身,“黄花”二字,既写出了菊花的鲜艳,也写出了诗人赏菊时的心情——欣喜。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又意蕴无穷,充分体现了陆游诗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