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地成霜水地冰,薄冰顽白厚冰清。
阿婆老去铅华少,西抹东涂画不成。
【注释】
乾地:北方。霜:凝结的水珠。水地:南方。冰:指薄冰。顽白、厚:形容薄冰、厚冰的颜色。阿婆:老太婆。老去:年纪大了。铅华:古代妇女化妆用的粉。西抹东涂:比喻涂抹,指画眉。不成:画不成功。
【赏析】
这首诗是写“嘲青女”的。青女即少女,这里借以喻指年轻女子。
开头两句“乾地成霜水地冰,薄冰顽白厚冰清”,写的是一个典型的北国冬景,也是诗人对一个青年姑娘的观察所得。北方天气严寒,地面干燥,所以一到冬天,地上就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到了春天,又结成了薄薄的一层霜。这两层霜和冰虽然都是白色的,但因为所处位置不同,它们的颜色也不同。在北面的地面上结成的霜,由于受到阳光照射,显得特别晶莹剔透,所以说它“顽白”;在南面地面上结成的冰,就显得特别洁白晶莹,所以说它“厚冰清”。这里的“顽”、“清”二字,用得十分传神,既写出了冰与霜的不同特点,也暗含了对这位青年女子性格的评价:她就像那“厚冰清”一样纯洁无瑕。
三、四两句“阿婆老去铅华少,西抹东涂画不成”,是对上述两句的具体描写。“阿婆”指的是这位年轻姑娘的母亲,“老去”就是老了。“铅华”是指搽在脸上或嘴唇上的脂粉。“西抹东涂”是指搽胭脂画眉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说:“阿婆老了,脸上的脂粉也不多了;再怎么画眉,也画不成啦!“这里的“阿婆”、“铅华”、“画不成”等词,都是用得非常传神的。特别是“画不成”这个词语,用得更是妙到极点。它一方面写出了“阿婆”的岁数大,已经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打扮自己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这位年轻姑娘对自己年龄的不满,希望有人能给她画上一副漂亮的眉眼。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阿婆老去铅华少,西抹东涂画不成”,与开头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突出了这位年轻姑娘的美好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深喜爱之情。整首诗写得非常巧妙,没有一句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