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虽未惯,已作一年留。
料得到锦里,剩须谈橘洲。
枫槠夹堤岸,荷芰匝城沟。
南入湖湘橹,北通襄汉舟。
逢人问风土,说与话难周。
【注释】
江陵:即今湖北江陵。少清:指王少清。七首:七首诗。
料得到:估计得到。锦里:成都的别称。橘洲:湖南岳阳楼附近的小洲。枫槠(zhòu):枫树和槠树,两种落叶乔木。夹堤岸,指长在水边的树木。荷芰(jì):荷花和菱。匝城沟,指环绕城市的水道。南入湖湘:指由长江向南进入湖南洞庭湖地区。橹:船摇桨。北通襄汉:指由长江向北通到襄阳、汉阳一带。襄汉:襄阳(今湖北襄阳)、汉阳(今湖北武汉)。风土:当地的民情风俗。说与话难周:难以全部说出。
【赏析】
《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是作者在公元1096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时所作,共七首。这组诗主要是写诗人送别友人王少清,并抒发他对朋友即将离开的惜别的情怀。
首联点出王少清即将离去,而自己已在这里过了一年。“江陵”,指当时四川的首府,也就是王少清将要离去的地方。这里既点明了友人的行踪,又表明了离别的时间。
颔联承上启下,写对友人将要离去的感慨。“料得到”三句,意思是说王少清虽然要到四川来,但还只是估计得到而已。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说王少清要来成都了;实际上,这是说王少清还没有来到成都,所以还不能确定他是否已经来到,只能根据他的行程和所经之地来判断。“剩须”两句,意思是说王少清到了成都后,还应该到橘州去游览一番。“锦里”,成都的古称。“橘洲”,泛指四川一带的小洲。这里既是对友人的劝勉,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颈联进一步描写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枫槠”两句,意思是说,长在水边的树木,都是枫树和橡树;而环绕着城市的,则是荷花和菱叶。这里的景物,既衬托出了江陵的风光特色,又为下面写离别作了铺垫。“南入湖湘”两句,意思是说,友人从南方乘舟入湘,北通襄阳、汉阳。“南入湖湘”,是从江陵出发;“北通襄汉”,是从成都出发。“入”字,不仅写出了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惜别。
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祝愿。“逢人问风土”,意思是说,当您遇到人的时候,就问问那里的风土人情怎么样。“说与话难周”,意思是说,要把所有的风土人情都说尽是很困难的。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体贴,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陪伴友人同游的惋惜之情。
此诗语言浅显易懂,但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耐人咀嚼。它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陵风光图,同时又通过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