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黑牸将黄犊,八岁山童手坚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为谦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庳,微阴更在山之麓。
观爻玩象谦复谦,不待占辞意先足。
姬公作繇更何言,利用直堪航四渎。
虽然用著体未明,后学相寻谁与告。
拳拳鲁叟重抽关,此路欲行须自牧。
有如子稚母更柔,弭耳阿童惟所逐。
晓随鞭影上冈峦,暮载歌声返茅屋。
不知身大童子小,但觉气和情性熟。
王郎于我丈人行,少秉谦爻晚尤笃。
自称身是牧牛人,不向天家请官粟。
书来蜀道告我言,牧事年来有条目。
成时直到东家矩,造端先自西邻牿。
邪闲诚存定章程,石确龙潜防反覆。
已将四语了卿法,更用一言从我卜。
我生冉冉向无闻,此事骎骎下乔木。
三年道路寡师友,万里奔驰妨诵读。
角羁闻道老无成,此语最悲那可复。
这首诗通过描绘牧童与牛、山、地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谦卦的理解和运用。诗中的关键词包括“黑牸”“黄犊”“八岁山童”等,它们分别指代了牧童、牛和山的年龄和状态。
诗句释义:
- 千斤黑牸将黄犊,八岁山童手坚竹。
- “千斤黑牸将黄犊”指的是牛和牛犊的关系,其中“黑牸”是指母牛,“黄犊”是指小牛犊。
- “八岁山童手坚竹”描述了一个八岁的山童正在用竹子制作玩具。
-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为谦直初六。
- “呵牛行前童御之”是说在牧童的引导下,牛可以自由行走,没有受到拘束。
- “坤艮为谦直初六”是指坤(地)和艮(山)组成的卦象是谦卦的开始,表示谦逊的态度。
- 夷山入地山已庳,微阴更在山之麓。
- “夷山入地山已庳”指的是山被夷平后,山的形状变得矮小。
- “微阴更在山之麓”是指在山的底部,有轻微的阴暗部分。
- 观爻玩象谦复谦,不待占辞意先足。
- “观爻玩象谦复谦”是说观察卦象的变化,就可以明白谦卦的意义。
- “不待占辞意先足”是指不需要通过占卜来得知意思已经足够。
- 姬公作繇更何言,利用直堪航四渎。
- “姬公作繇更何言”是说周文王创作了卦辞,无需多言。
- “利用直堪航四渎”是说这个卦辞非常实用,就像可以航行到四条河流一样。
- 虽然用著体未明,后学相寻谁与告。
- “虽然用著体未明”是说虽然这个卦辞的应用还不太明确。
- “后学相寻谁与告”是说后来的学习者需要找到谁能告诉他们如何应用这个卦辞。
- 拳拳鲁叟重抽关,此路欲行须自牧。
- “拳拳鲁叟重抽关”是说这位名叫鲁叟的人非常认真地解释这个卦象的含义,就像是重新挖掘出了关隘的入口。
- “此路欲行须自牧”是说想要按照这个卦象去行动的话,就需要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行为。
- 有如子稚母更柔,弭耳阿童惟所逐。
- “有如子稚母更柔”是说孩子像稚嫩的植物,需要母亲的柔和来照顾。
- “弭耳阿童惟所逐”是说孩子们听任父母的教导,任由他们追逐嬉戏。
- 晓随鞭影上冈峦,暮载歌声返茅屋。
- “晓随鞭影上冈峦”是说在清晨时跟随父亲的鞭影走上山冈。
- “暮载歌声返茅屋”是说晚上带着唱歌的声音回到简陋的房屋。
- 不知身大童子小,但觉气和情性熟。
- “不知身大童子小”是说不知道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区别有多大。
- “但觉气和情性熟”是说只感觉到自己的气息和情感变得更加成熟。
- 王郎于我丈人行,少秉谦爻晚尤笃。
- “王郎于我丈人行”是说王郎对我来说就像我的长辈一样,他年轻时就已经精通谦卦的道理。
- “少秉谦爻晚尤笃”是说他在年轻时就掌握了谦卦的含义,而且到了晚年更加坚定。
- 自称身是牧牛人,不向天家请官粟。
- “自称身是牧牛人”是说他自己说自己是一个牧牛人,而不是向朝廷请求官职。
- 书来蜀道告我言,牧事年来有条目。
- “书来蜀道告我言”是说从书信中传来的消息告诉我,关于牧牛的事情已经有条理了。
- 成时直到东家矩,造端先自西邻牿。
- “成时直到东家矩”是说完成的时候会直接达到东边邻居的篱笆。
- “造端先自西邻牿”是说首先建造的是西边邻居的篱笆。
- 邪闲诚存定章程,石确龙潜防反覆。
- “邪闲诚存定章程”是说确实存在一种方法可以确定规章制度,防止反复无常的情况发生。
- “石确龙潜防反覆”是说确实存在石头坚固,龙潜伏在水下,能够防止反复无常的情况发生。
- 已将四语了卿法,更用一言从我卜。
- “已将四语了卿法”是说我已经将这四种情况告诉了你,并且用一句话为你卜卦。
- 我生冉冉向无闻,此事骎骎下乔木。
- “我生冉冉向无闻”是说我一生默默无闻。
- “此事骎骎下乔木”是说这件事逐渐向我这样的地位迈进。
- 三年道路寡师友,万里奔驰妨诵读。
- “三年道路寡师友”是说三年来我在道路上很少有老师和朋友。
- “万里奔驰妨诵读”是说在万里之外奔波,妨碍了阅读学习。
- 角羁闻道老无成,此语最悲那可复。
- “角羁闻道老无成”是说我听说了道理但没有实现,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