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皇开口嫌俗儒,要知不是憎诗书。
多文少实果何取,国家弃尔如粪土。
卓然高见亦大奇,惩羹不谓真吹齑。
汉家德意自此尽,王业岂是元成衰。
这首诗是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朝廷重用宦官、排斥贤才的不满和忧虑,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如下:
宣帝
宣皇开口嫌俗儒,要知不是憎诗书。
多文少实果何取,国家弃尔如粪土。
卓然高见亦大奇,惩羹不谓真吹齑。
汉家德意自此尽,王业岂是元成衰。
注释:
宣皇:指唐玄宗。他喜欢听儒生讲论经籍,但对俗儒却不屑一顾。
要知:要知道。
不是:非。
何取:有什么可取。
弃尔:抛弃你。尔,指儒生。
卓然高见:指有卓越的见识。
惩羹不谓:比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吹齑:把食物捣碎成泥。这里指把问题解决得彻底。
德意:指皇帝的旨意。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唐玄宗喜欢听儒生讲论经籍,但对俗儒却不屑一顾。后两句表达出诗人自己的感叹,觉得儒生虽然有很多学问,但实际才能却很有限,国家的大事不应该被这些俗儒所左右。后两句又提到,唐玄宗虽然表面上赏识儒生,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重视他们的意见,只是把他们当作一种摆设。最后一句则是说,唐玄宗的德意已经完全消失,他的王业也已经到了衰败的阶段。整首诗通过描绘唐玄宗的态度,表达了对当时朝廷的不满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