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服开清洛,儒书谒阜陵。
一朝官御晚,平日壮心冰。
此士归来夜,何人说中兴。
秋来原上草,萧索见风棱。
冯元素是唐代诗人,字子高,河中虞乡人。他的诗大多反映现实生活,语言明白流畅。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
戎服开清洛:身着军装,来到洛阳。戎服,这里指军人的服装。清洛,洛阳的别称。
儒书谒阜陵:拿着儒家经典去拜谒皇帝。阜陵,指唐高宗李治。
一朝官御晚:一旦做了官,到了傍晚就结束了。
平日壮心冰:以前壮志雄心,现在像冰块一样冷。
此士归来夜:这位贤士归来,在深夜里。
何人说中兴:谁能说这是中兴时期呢?
秋来原上草,萧索见风棱:秋天来了,原野上的草已经枯萎了,风吹过,草根露出棱角。
赏析:
首联两句写诗人赴宴前的准备。“戎服”“儒书”点明时间、地点和身份,表明诗人此行并非一般性地拜访,而是奉命前往。“开清洛”,“谒阜陵”,表明诗人此行的目的。“开”是开启,表示开始;“谒”,拜见,表示拜访。“阜陵”,即洛阳,是当时的都城。“一日”二字说明诗人此次出使,仅是一个短暂的时间过程而已。“戎服”,指军人的服装,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身披军装的样子。“清洛”,洛阳的别称。“儒书”,指的是儒生的书卷。这两句写出了一个准备出征的人的形象:一身戎装,手执书卷,意气风发,满怀激情,奔赴前线。
颔联两句写诗人到达洛阳后的情景。“一朝”一词突出时间的短暂性,表现了诗人对这次出使任务的紧迫感。“官御”,指朝廷。“御”,在这里指帝王的住所或朝廷。“晚”,这里指傍晚时分。“平日”,与“一朝”相对,指平常之日。“壮心冰”,意思是平时壮志豪情犹如冰封的河水,而此时已如冰凌消融,变得冰冷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从军前的激奋到入仕后的消沉之情,也暗示了出使任务的艰难。
颈联两句写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此士归来”,这里的“此士”是指诗人自己。“夜”,指夜晚。“何人”,谁。“说”,评论。“中兴”,这里指恢复国家繁荣昌盛的局面。这两句的意思是:这位贤士在深夜里归来,又有谁能说出他为国家振兴所做的贡献呢?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困惑。
尾联两句写诗人看到秋天的原野时的感受。“秋来”,指秋天的到来。“原上草”,原野上的草,即荒野。“萧索”,萧条冷落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秋天来临,原野上的草已经枯萎了,风吹过,草根露出棱角。这两句既描写了秋天的原野景象,又暗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全诗通过对诗人赴宴前的准备、到达洛阳后的情景、归途中的感受以及看到的秋天原野的景象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人在出使洛阳前充满激情,但入朝后又感到失落和困惑;在归途中感到孤独和寂寞;在看到秋天的原野时,更加感慨万千。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情感变化,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渴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