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火周王寿考,松阶舜目聪明。
愿足不求馀地,梦回何处生兵。
【赏析】
“芗火”二句,以颂美之词,写何侍郎的福寿。周文王是古代著名的贤君,他享年九十有六;舜帝是古代有名的圣帝,他的眼睛十分敏锐,能洞察民情。这里用“王”与“目”字相对,意谓何侍郎也像文王、舜一样具有高寿和聪明才智。接着诗人用两个典故来赞美他的为人。“愿足”两句,意思是: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了,用不着再去贪求其他的土地了。“梦回”两句,意思是:夜深时,我又回到了故乡。
【注释】
1.芗火:香炉里燃着的香料。
2.周王:周文王,名昌,西周初年的一个著名贤君。他在位53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的君主。传说他享年九十余岁。
3.松阶:指松树台阶。古人常在庭院中种植松柏等树木作为装饰,并借以表示对先人的敬意。舜帝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圣帝。传说他的眼睛非常敏锐,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民情。
4.待制:宋代官名,指皇帝所任命的官职。奉祠东归:奉祠,即辞官退隐,隐居于山林之中。东归,即从东面回归故里。
5.芗(xiāng):同“香”。
【译文】
香炉里燃着的香料,周文王享尽了天年的长寿,松阶上站立着舜帝的英明双眼,智慧无比,能够洞察民情。
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不需要再贪取其他的封地了。夜里,我又回到了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