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司花宝笈开,鲛绡散剪碧云堆。
芳根移自蚕丛远,薰酿曾随凤诏来。
只恐飘风撼新竹,却惊残雪触苍苔。
水仙欲逞幽香压,山谷似无诠品才。
【注释】
又和酴醾韵:指再次吟咏酴醾的诗句。酴醾,即木蕖。
天遣司花宝笈开:天意让掌管花卉的花神(司花神)打开宝笈,让花儿们绽放。
鲛绡散剪碧云堆:像鲛人织造的丝绸一样,轻柔地剪出层层叠叠的云雾状。
芳根移自蚕丛远:这朵美丽的花儿的根系是从遥远的蚕丛地区生长来的。
薰酿曾随凤诏来:它曾经被凤凰所宠爱,得到过皇帝的诏书的恩赐。
只恐飘风撼新竹:只怕那轻狂的风儿会吹折新生的新竹。
却惊残雪触苍苔:却又怕那些残留在地面的雪块会触动青石上的苔藓。
水仙欲逞幽香压:水仙要展示它的幽雅清香来压倒一切。
山谷似无诠品才:好像山谷中的泉水没有评判高低的能力,无法分辨出优劣。
【赏析】
《又和酴醾韵》是南宋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酴醾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全诗通过对酴醾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态与香气,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
首句“天遣司花宝笈开”,意为天命让掌管花卉的神打开了宝笈,让花儿们绽放。这句话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得以展现其魅力。
第二句“鲛绡散剪碧云堆”,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如同仙女散开的丝带,层层叠叠的云状花瓣。这里的“鲛绡”指的是像鱼网一样细腻的丝绸,用以形容花朵的娇嫩与美丽。
第三句“芳根移自蚕丛远”,进一步展现了花朵根系的生长地,从遥远的蚕丛而来。这句中的“蚕丛”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蚕神居住之地,寓意着花朵的生命力之顽强。
第四句“薰酿曾随凤诏来”,则是指花朵曾经受到过帝王的恩宠,得到了皇帝的诏书之赏。这句中的“凤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用以表达花朵曾受到过皇帝的赏识。
接下来四句,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对花朵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述。其中“只恐飘风撼新竹”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美好期待与担忧——生怕那些轻狂的风儿会吹折新生的新竹;而“却惊残雪触苍苔”则写出了花朵坚韧的品质,即使面对残留的雪块,也毫不畏惧。
最后两句“水仙欲逞幽香压”、“山谷似无诠品才”,则以水仙和山谷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见解与品味。水仙想要用它的幽雅清香来压倒一切,而山谷中的泉水却无法分辨出优劣,无法理解美好事物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酴醾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态与香气,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