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山色一重重,因暇寻幽访古踪。
神叠石基成宝殿,柱图灵品感真龙。
僧居渐远林间地,客枕曾闻月下钟。
会得登临便无事,门前流水照青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慧聚寺的所见所感,通过雪后的山色、宝殿、灵品、林间地、客枕、月下钟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第一句“雪晴山色一重重”,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山景图,山峦叠嶂,色彩斑斓。这里的“雪晴”指的是雪后晴朗的天空,而“山色一重重”则形象地展现了山峰之间的层次感。

第二句“因暇寻幽访古踪”,诗人因为闲暇时间去寻找幽静的地方,探访古老的踪迹。这里的“因暇”表示是因为空闲的时间,而“寻幽访古踪”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遗迹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第三句“神叠石基成宝殿”,描述了一座神奇的山岩被堆叠起来形成了宝殿的景象。这里的“神叠石基”可以理解为神奇的山峰被堆积在一起,而“成宝殿”则描绘了这一景象成为一座宏伟的庙宇。

第四句“柱图灵品感真龙”,进一步描绘了庙宇中的柱子和壁画,仿佛能感受到真龙的气息。这里的“柱图灵品”可以理解为柱子上的图画和雕塑都充满了灵性,而“感真龙”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艺术品的敬畏之情。

第五句“僧居渐远林间地”,描述了寺庙周围的环境逐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这里的“僧居”指的是寺庙,而“渐远林间地”则描绘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远离尘嚣。

第六句“客枕曾闻月下钟”,表达了诗人在月色下听到寺院钟声的情景。这里的“客枕”可以理解为游客的枕头,而“曾闻月下钟”则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听到了寺院的钟声。

最后一句“会得登临便无事,门前流水照青松”,总结了诗人的感受。他发现登高可以让人放下烦恼,看到门前流淌的清水和青松映衬下的景色,感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里的“会得”可以理解为领会或懂得,而“门前流水照青松”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卷。

这首诗通过对雪后的山色、宝殿、灵品、林间地、客枕、月下钟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佛教元素,如宝殿、灵品等,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