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街楼观百馀年,司马辛勤五世传。
凡在子孙俱肯构,敢忧门户或先颠。
亢宗本是先人意,干蛊成于伯氏贤。
他日举杯相属处,为留书阁井东偏。
【注释】
三家兄书报荐起楼屋喜而有诗:我得到你兄弟的书信,他推荐我修建起高楼。
临街楼观百馀年,司马辛勤五世传:我家的楼房在街边,有一百多年了,是从我的祖先司马开始修建的,经过五代人的辛苦经营才建好的。
凡在子孙俱肯构,敢忧门户或先颠:我所有的儿子们都愿意参与建筑,难道还会担心我们的家业会先被倾覆吗?
亢宗本是先人意,干蛊成于伯氏贤:家族兴旺发达本来就是我们先辈的愿望,现在由你来完成这个任务。
他日举杯相属处,为留书阁井东偏:将来在聚会饮酒的时候,我要与你一起举杯畅饮,为了纪念你,我将把这座书阁建在井东边的偏房。
【赏析】
这首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当时诗人正在家乡任职。作者以“临街楼观百馀年,司马辛勤五世传”自谦,又以“敢忧门户或先颠”自励,表达了对后继有人、家业长盛的欣慰。全诗一气呵成,不假雕琢,自然流畅,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
首联点明楼屋的来历和主人的身份。“临街”,言楼居街巷之旁;“百年”,言其历史之久,非偶然而建;“司马”,指其家族世代相传;“五世”,言其传承久远。
颔联抒发了家族兴盛的愿景,也表明自己对家族事业的担当之情。“肯构”,即“肯出力”,愿意出力建设,承上启下之意。“先颠”,即“最先倾覆”,意在告诫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而骄傲自满,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颈联表达了对家族繁荣昌盛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亢宗”、“干蛊”都是古代的吉祥词语,前者意为“高远的宗族”,后者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寓意着家族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尾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举杯相属处”,意味着在将来的聚会中,大家可以共同举杯畅饮;“留书阁井东偏”,则是诗人为自己的书阁定下了位置,希望能够让它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地方。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深情厚谊,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同时,诗人也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家族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