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首诗兼百首文,宗韩之子拾遗孙。
吾乡此道嗟几绝,先世馀风喜仅存。
三变声名徒自惜,平生襟抱向谁论。
相知惟有贫相见,拨置穷愁付酒樽。
千首诗兼百首文,宗韩之子拾遗孙。
吾乡此道嗟几绝,先世馀风喜仅存。
三变声名徒自惜,平生襟抱向谁论。
相知惟有贫相见,拨置穷愁付酒樽。
注释:
千首诗:形容作品数量之多,可以和诗歌相比。
兼百首文:指作品数量之众多,可与文章比肩。
宗韩之子: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他的儿子韩昶也是一位诗人。
拾遗孙:指韩昶的孙子韩偓,曾担任翰林学士。
嗟几绝:感叹家乡文化之衰落。
先世馀风:指家族中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或风尚。
三变声名:指韩愈三次升迁后,其名声也随之变化。
自惜:自我怜惜。
平生襟抱:指韩愈一生的志向和抱负。
向谁论:向谁诉说?
相知:指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唯有:只有。
贫相见:在贫穷时相互交往,表示互相支持。
拨置:摆脱。
穷愁:困苦和忧愁。
付酒樽:寄托于酒中。
赏析:
这首诗是韩偓为怀念他的祖辈、父辈以及自己与他们的关系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千首诗”和“百首文”起笔,表达了对祖辈文化的赞美。然而,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的影响,家乡的文化已经几近消失。尽管如此,韩氏家族仍然保持着优秀的传统和文化,令人感到欣慰。然而,韩氏家族的名声和地位也随着战乱和政治变革而发生了变化,让人感到惋惜。尽管如此,韩氏家族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不向命运屈服。最后,韩偓表示,他愿意与那些贫困的人们共同度过困苦和忧愁,将内心的烦恼和苦闷寄托在酒中。整首诗表达了韩偓对祖辈、父辈以及自己与他们之间关系的回忆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