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善相马,相内不相外。
造父善御马,御成不御败。
沙丘有病马,志远力未惫。
盘身怯泥土,俯首困草稗。
强起时奋迅,悲鸣辄喑噫。
驽骀倦相逐,童仆几见卖。
斯人一回顾,世俗始惊怪。
冀北有骏马,散蹄雨雹快。
去势驰灭没,朝荆暮燕代。
衔辔苟庸拙,道途足险隘。
斯人一駷手,千里瞬息届。
二者岂不伟,繄人而否泰。
相也命所系,御也才所赖。
名马世常有,伏枥固有待。
伯造不世出,古今重遭会。
相得互相起,两致一无碍。
所以马与人,功名各自大。

这首诗的作者谢夔是一位礼宾官,他在这里用马来比喻人。全诗共分两部分:前四句以伯乐相马为喻,后八句以驾车之术为喻。

译文

伯乐擅长看马,只看内在品质不看外表。
造父擅长骑马,驾驭成功而不被失败所困扰。
在沙丘有一匹病马,志向远大但力量不足。
它害怕泥土,低头受困于杂草之中。
虽然强起,但奋力向前奔跑,却总是悲鸣失声。
驽骀(劣马)被用来驾车,几乎被童仆卖掉。
此人一回头看,世间才惊叹奇怪。
冀北有良马,其速度如同雨雹一般疾快。
一旦离去,便迅速消失于道路之外,朝往燕代,暮宿荆楚。
驾车者只要技艺平庸拙劣,道路就会险峻难行。
此人一驾马之手,千里路程顷刻到达。
两者岂不伟大,但取决于人的才能和命运。
相马与驾车都非常重要,都是人们所依赖的才能。
名贵的马匹世上常有,只是它们伏卧在枥中等待着。
伯乐和造父这样的人才是难得一见的,古今都很重视这样的人才。
相马和驾车互相促进,两相配合没有阻碍。
所以人和马的名声,都是各自伟大的成果。

注释

  1. 伯乐: 传说中的相马高手,以相马而闻名。
  2. 相内不相外: 只注重马的内在品质,不注重外在表现。
  3. 造父: 传说中的善御之人,以驾驭马车而闻名。
  4. 沙丘有病马: 沙丘是一个地名,可能位于今天的河北一带。
  5. 志远力未惫: 马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它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6. 盘身怯泥土: 形容马对泥土感到恐惧,不敢靠近。
  7. 俯首困草稗: 形容马低下头,困在草丛中无法前进。
  8. 强起时奋迅: 即使勉强起来,也只能奋力向前冲刺。
  9. 驽骀倦相逐: 劣马被用来作为驾车的坐骑,已经疲惫不堪。
  10. 童仆几见卖: 童仆甚至开始把劣马当作货物出售。
  11. 斯人一回顾: 这个人回头一望,世间才惊叹奇怪。
  12. 冀北有骏马: 冀北地区有一匹优秀的好马。
  13. 散蹄雨雹快: 这匹马的速度如同雨雹般快速。
  14. 去势驰灭没: 马一旦离开,很快就消失在道路上。
  15. 衔辔苟庸拙: 驾驭技巧平庸拙劣。
  16. 道途足险隘: 道路险峻,难以通行。
  17. 斯人一駷手: 这个人才是一匹马的主人。
  18. 千里瞬息届: 一匹马可以迅速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
  19. 二者岂不伟: 这两者(相马和驾车)难道不是伟大吗?
  20. 繄人而否泰: 取决于人的能力和命运。
  21. 相也命所系: 相马关系着国家命运。
  22. 御也才所赖: 驾车关系着国家安危。
  23. 伏枥固有待: 好的马匹应该被妥善使用,而不是被浪费。
  24. 伯造不世出: 伯乐和造父这样的人物是非常罕见的。
  25. 古今重遭会: 古今都非常重视这样的人才。
  26. 相得互相起: 相马和驾车相互促进,相互帮助。
  27. 两致一无碍: 两者(相马和驾车)相互成就,没有任何障碍。
  28. 所以马与人: 因此人和马的名声都是巨大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伯乐和造父这两位古代杰出的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诗中的“相马”和“驾车”分别代表了国家的选才和用人策略。伯乐和造父的形象突出了他们的非凡才华和卓越能力,他们的存在对于国家的安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阶级制度,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