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可耐异乡何,怪底愁边万感多。
今夜雨昏山月暗,泪痕元不减金波。
【注释】
寒食:节名。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前一二日。
无家可耐:没有家可归,形容在外漂泊。
异乡何:异乡之人,指自己。
怪底愁边万感多:奇怪,为何这么多的感触。
今夜雨昏山月暗,泪痕元不减金波:今夜雨水迷蒙,山中的月亮暗淡,但是泪水的痕迹却一点也没有减弱,像金色的波浪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全诗以“寒食”和“泪痕”为线索,将诗人的孤独、凄凉、悲凉之情贯穿始终,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身处他乡、思念家乡的凄苦心境。
首句“寒食雨中”,交代了时间和环境。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此时正是春雨绵绵之时,诗人身在他乡,独对这春雨,心中难免生出许多感触。
颔联“无家可耐异乡何,怪底愁边万感多。”是诗人对这种心境的进一步抒发。“无家可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无奈之情;而“异乡何”则更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无助。诗人在这异乡之中,深感思乡之苦,内心感慨万千。
颈联“今夜雨昏山月暗,泪痕元不减金波。”则是诗人对这种心境的具体描绘。此时正值寒食节之夜,细雨朦胧,月光昏暗,诗人独自一人漫步于山林之间,不禁泪流满面。然而,诗人却并未因此而感到悲伤,反而认为泪痕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心伤,反而如同金色的波浪一般,愈发深沉。这里的“泪痕”与“金波”相映成趣,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尾联“泪痕元不减金波。”是诗人对这种心境的总结与升华。尽管身处异乡,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放弃希望,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外乡的孤独、凄凉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同时,诗人又以坚强的信念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坚定信念。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深情又激昂,令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