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车昔载脂,柳色初濯濯。
及归脱征骖,柳叶半黄落。
恍然仅一梦,已费十晦朔。
只应为客老,惘惘不自觉。
注释:
感事:感慨世事。
我车:我的车子。
昔载脂:过去曾载着油脂(指油脂类货物,古代用油脂等物来润滑车轮)。
柳色初濯濯:柳树的叶子刚刚洗过,显得非常新鲜。濯濯,形容刚洗干净的样子。
及归脱征骖:等到回来时,已经卸了车(指卸下车上的货物,以便回家或到别的地方去)。骖,古时候的车辕两边的马,这里代指车上的货物。
柳叶半黄落:柳叶开始变黄,有些已经落下了。
恍然仅一梦:恍然,好像;仅一梦,好像只是一场大梦而已。
已费十晦朔:已经过了十天。晦朔,即月末和月初,泛指时间。
只应为客老:应该只是因为在外做客而年老。
惘惘不自觉:惘惘,意思是心神不定、茫然无措的样子。不自觉,意识不到。
赏析:
《感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世道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首句“我车昔载脂”,描绘出一幅繁忙的市场景象。油脂等物资在当时被视为重要的财富,因此作者的车辆曾经承载着大量的货物。这种繁忙的景象给人一种繁荣兴旺的感觉。
第二句“柳色初濯濯”则转换到了另一个场景。此时正值春天,柳树刚刚长出新叶,颜色鲜艳,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一景象与上句中繁忙的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第三句“及归脱征骖”又回到了繁忙的场景。然而这次的繁忙并非出于作者的意愿,而是因为他需要将车上的货物卸下来。这一转变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第四句“柳叶半黄落”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此时柳叶已经开始凋谢,有些已经落下,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这种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第五句“恍然仅一梦”则是对整个旅途的感受进行总结。作者认为自己的这次旅程就像一场大梦一样,充满了虚幻和不切实际的色彩。这种感觉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六句“已费十晦朔”则再次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作者已经度过了十天的时间,仍然没有完成旅途的目的。这种长时间的旅行不仅考验了作者的意志,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一句“只应为客老”是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总结。作者之所以感到迷茫和困惑,可能是因为他在外漂泊太久,以至于忘记了家乡的味道和亲人的呼唤。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也让人们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世道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