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狂惊岷峨流,帝敕云螭藩四州。
颔珠千载化老寋,一变为回鐍川键。
蚕丛簸弄几为翻,欲卷全蜀沦腥膻。
瞿塘下连沧海脉,愁积溟涨牵鳌极。
臣冰呼天天不闻,快斥金翅清江氛。
连环不解万古铁,阳侯依旧千江月。
紫庭登奏尤其元,西州之功不补愆。
清源血食天地久,其于冰兮亦何有。

【注释】

①老寋:指岷江。②帝敕云螭,指玄宗命李宓为益昌郡(今四川省广元市西)长史,治理四州。③颔珠千载化老寋:李白《蜀道难》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仿佛”之句。④回鐍川键:即回鐍关。⑤瞿塘:在四川省奉节县东瞿塘峡口。⑥溟涨:指海的波涛。⑦冰呼天:指李冰治水时,冰神为之感动。⑧清江氛:指李冰治水后,长江一带水患消除,江面平静如镜。⑨阳侯:传说中的河神名。⑩紫庭:指唐玄宗所建的华清宫。登奏:指上书言事。尤其:特别。元:指皇帝。⑩西州:指四川西川节度使韦皋。功:功绩。愆:过失。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当时诗人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因上疏论政得罪被贬出京,途经成都,游览了武侯祠和观星台等名胜古迹,感慨颇多,写下了这首七律,借咏史诗抒发自己的抱负和不平。

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写出了诗人对岷江流经地区的强烈印象。颔联是全诗主旨,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岷江水流经过千万年的演变,由一条大河变成了小河流过三峡的险要地带。颈联写李冰治理洪水的故事,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尾联通过李冰治理水患的事迹,歌颂了他造福百姓的丰功伟绩。

本诗语言简练,形象鲜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叙事生动,富有诗意;议论抒情,浑然一体。特别是颔联中的“颔珠千载化老寋”,既写出了岷江的源远流长,又暗指李冰治理岷江的业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