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敞虚堂,微风动衣襟。
兀坐耽尘编,起观星河沉。
古人岂可见,所希见其心。
终然发永叹,不寐鸣床琴。
诗句释义:
- 青灯敞虚堂:指在明亮的灯光下,宽敞的书房。
- 微风动衣襟:形容微风轻拂衣裳的情景。
- 兀坐耽尘编:形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沉迷于书籍或文章。
- 起观星河沉:起身时,看到银河渐渐下沉。
- 古人岂可见:古人是否可见?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古人的怀念或遗憾之情。
- 所希见其心:希望看到的是他们的内心世界。
- 终然发永叹:最终发出了长久的叹息。
- 不寐鸣床琴:因为思念而难以入眠,于是在床上弹奏琴。
译文:
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坐在宽敞的书房中,微风轻轻吹拂着衣襟。我静静地坐在那里,沉迷于书中的世界,不时抬头仰望星空。古人是否真有其人?我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怀念和遗憾之情。我希望看到的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最终,我忍不住发出了一声长久的叹息。因为思念,我无法入眠,于是在床上弹奏琴,以寄托我的情感。
注释:
- 青灯:指点亮的油灯,常用于夜晚照明。
- 敞虚堂:意为敞开的大厅或宽敞的场所。
- 微风:轻微的风。
- 衣襟:衣服的领口部分,此处指被风吹动。
- 兀坐:长时间坐着。
- 耽:沉迷于、专注于某事物。
- 尘编:指书籍或文章。
- 观:观察、观看。
- 星河:指银河,夜空中的星星。
- 沉:下沉,天黑下来的意思。
- 古今:古代和现代的人。
- 所希见:所期望看到的。
- 发永叹:发出长久的叹息。
- 不寐:睡不着觉。
- 鸣:弹奏,弹琴。
- 床琴:在床上弹奏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秋夜读书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的怀念和遗憾之情。诗中的“青灯敞虚堂”与“微风动衣襟”营造了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为下文的感情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兀坐耽尘编”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籍中的状态,而“起观星河沉”则将诗人的视角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与宇宙的浩瀚相比,更显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最后,“古人岂可见”,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表达了对古人存在的怀疑,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挣扎和情感波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人的缅怀,也有对自我情感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