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九奔命,同行半倦游。
出城愁不早,思子悔何由。
脚底已衡岳,眼中犹橘洲。
似嫌疏过子,吾过更谁尤。

【注释】南宫:即南都,南朝宋武帝所建的都城,位于今南京市。十日九奔命:十天里跑九次路。奔命,奔走。

【赏析】《送施少才赴试南宫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施肩吾写的两首送别诗。施肩吾,字开府,号东山,会稽人。唐玄宗开元末年中进士,授武康尉。安史之乱时,任永阳令。天宝六载(747),李白游江东,与施相见。此诗为赠别之作,前四句写友人应试,后四句抒发惜别之情。

一、首联“十日九奔命,同行半倦游”。这是说朋友施少才要到京城应试,每天要往返于家和考场之间,十分辛苦,所以十天里跑了九天,已经十分疲倦了。这两句看似平淡,但仔细体会却有深意,它既反映了施少才应试奔波劳碌的生活情况,又表现了他急于求成的心情。

二、颔联“出城愁不早,思子悔何由”。意思是说:出城赶考太早了,真有点后悔当初没有早点来。这里诗人运用反语的手法,表面上是说后悔来得太早,实际上是在劝诫施少才不要过于着急,要从容不迫地参加考试。

三、颈联“脚底已衡岳,眼中犹橘洲”。意思是说:虽然我已经到达衡山脚下,眼前仍然能看见橘子洲头。这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朋友应试远道而来的关心和祝愿。

四、尾联“似嫌疏过子,吾过更谁尤”。意思是说:我好像觉得对你有些疏远了,我的过错又应该归咎于谁呢?这里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自己过失的自责和愧疚。

这首诗是李白赠别施少才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其应试的关切和担忧以及对友情深厚的珍视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豪放洒脱的个性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