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麾日三舍,身驭月重轮。
始是岷峨秀,前无社稷臣。
向来元破斧,何用更洪钧。
只使江淮草,明年不作春。
手麾日三舍,身驭月重轮。
始是岷峨秀,前无社稷臣。
向来元破斧,何用更洪钧。
只使江淮草,明年不作春。
译文注释说明美学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事家英勇的形象和他的卓越贡献,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欣赏这首诗时,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和体会。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传统。其中“手麾日三舍,身驭月重轮”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一位军事将领挥斥方遒、指挥若定的英姿。这种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屡见不鲜,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始是岷峨秀,前无社稷臣”一句则通过对地理位置和人物形象的描述,进一步凸显了这位将领的杰出才能和卓越贡献。
从诗歌创作技巧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手麾日三舍,身驭月重轮”一句中的“月重轮”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哲理,象征着将领如同月亮般明亮、坚定,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此外,诗中的“平生长得忌”,“千载却空思”,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遗憾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和期盼。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
从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诗中的将领形象高大而光辉,他的英勇事迹让人敬佩和怀念。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深思。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位英雄将领的赞美和怀念,更是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它告诉我们:在面对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时,我们应该勇敢地选择和平,因为只有和平才是真正能够带给人们幸福和希望的力量。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历史背景、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和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它不仅是对一位英雄将领的赞美和怀念,更是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的深刻表达。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勇气和力量去追求和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