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堂边路,曾闻赤舄声。
心从画前到,身在易中行。
忧国何缘寿,思亲岂欲生。
不应永州月,犹傍两窗明。

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

杨万里

读易堂边路,曾闻赤舄声。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读易堂边漫步时,听到了来自远方的赤舄声响,象征着高贵与尊贵的降临。

心从画前到,身在昜中行。

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转换和对现实的深刻感悟,如同画中人物逐渐走出画外,融入现实生活,体验人生百态。

忧国何缘寿,思亲岂欲生。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亲人深厚的情感,他忧虑自己无法为国家和家庭带来福祉,却渴望能够活下来,为国家和亲人尽一份力。

不应永州月,犹傍两窗明。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尽管身处异乡,但他依然思念着家乡的明月,仿佛它依旧明亮地照耀在他的窗前。

赏析:

《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通过描述读易堂边的路途、听到赤舄声音、内心的转变、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国家和亲情的深深感慨和思考。全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