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偏宜暮,桐声小作秋。
人行溪侧畔,天在树梢头。
学懒真成懒,知休却得休。
遣愁愁不去,愁尽自无愁。

暮归

山色偏宜暮,桐声小作秋。

人行溪侧畔,天在树梢头。

学懒真成懒,知休却得休。

遣愁愁不去,愁尽自无愁。

注释:

  1. 山色偏宜暮:山的色彩偏宜于傍晚时分。
  2. 桐声小作秋:桐树叶声小而略带秋意。
  3. 人行溪侧畔:行人行走在溪流的旁边。
  4. 天在树梢头:天空仿佛在树梢之上。
  5. 学懒真成懒:因为学而不勤奋,真的成了懒惰的人。
  6. 知休却得休:明白了停止的道理,却知道如何停止。
  7. 遣愁愁不去:试图用各种方法来驱散忧愁,但愁绪始终难以消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归家的情景,通过对山色、桐声、人行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心境。首两句写山色和桐声,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通过“学懒真成懒”和“知休却得休”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以“遣愁愁不去,愁尽自无愁”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超然。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