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海谁为祟,沿淮困不胜。
民思贤使者,帝遣大农丞。
玉节寒侵斗,牙樯冻作冰。
来归闻早著,紫禁要渠登。
诗句释义
- 煮海谁为祟:在描述一个场景,可能是在讨论如何管理或者处理海水的盐度问题,这里的“煮海”可能指的是通过加热来使海水蒸发以减少其盐分含量。
- 沿淮困不胜:描述了在淮河流域(即长江下游地区)面临的经济或环境压力非常大,以至于无法承受。
- 民思贤使者: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贤能的政府官员或领导者的期望和思念。
- 帝遣大农丞:皇帝派遣了一位负责财政的大官(大农)到淮东地区,这位官员可能负责监督地方的经济事务。
- 玉节寒侵斗:玉节(古代官员的标志或象征)被冰冻住了,这可能意味着天气非常寒冷,官员的职位或职责受到了影响。
- 牙樯冻作冰:形容船只上挂着的旗杆被冻成了冰,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导致这些物品也受到影响。
- 来归闻早著:这里可能是指官员或使者归来时带来了好消息或成就,而“紫禁要渠登”则可能指的是这些消息或成就受到了皇帝的重视。
译文
煮海谁为祟?沿淮困不胜。
民思贤使者,帝遣大农丞。
玉节寒侵斗,牙樯冻作冰。
来归闻早著,紫禁要渠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历史事件的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当时淮河地区的社会状况和国家政策。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对国家治理的智慧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