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
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
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
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
注释:
- 郎署春同宿:在郎署中春天一同住宿。
- 州麾晚卜邻:傍晚时分,在州中指挥使的官邸旁边选择住所。
- 出山成底事:离开山林成了什么事情。
- 藉手得斯人:依靠自己的势力找到了这个人。
- 名实今无对:现在的名声和实际相差无几。
- 云霄早致身:早早地飞到云霄之上。
- 再逢应互笑:再次相遇应该互相嘲笑。
- 谁发不如银:是谁让我变得如此贫穷?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生涯的感慨以及对名利得失的看法。
首联“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描绘了作者在郎官衙中春天一同住宿,晚上选择州中指挥使的官邸作为住处的情景。这里的“郎署”指的是朝廷中的官职,而“州麾”则是指地方官员的官印。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两个场景,展现了作者在朝廷中的地位和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
颔联“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则是表达了作者离开山林之后成为了什么样的人。这里的“出山”意味着从隐居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进入社会、参与政治的活动。而“藉手得斯人”则是说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于仕途生涯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
颈联“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与追求。这里的“名实”指的是名誉和实际,而“云霄”则是指高远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名声和实际之间没有差距,而且已经早早地飞到了云霄之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泊,也展现了他的远大志向。
尾联“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再次相逢时人们的反应和评价。这里的“谁发不如银”可以理解为是谁让我变得如此贫穷?这里的“发”可以理解为发迹、成名的意思,而“不如银”则可能指的是钱财不如以前多。这两句诗既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遭遇的评价,也表达了他对名利得失的看法。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