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千峰合,中间一径通。
日光自摇水,天静本无风。
村酒渟春绿,林花倦午红。
莫欺山堠子,知我入江东。

《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展开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玉堂先生,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大臣,其诗歌以描写田园生活为特色,尤长于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爱国之情和讽刺之志。其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1. 诗歌原文
    门外千峰合,中间一径通。
    日光自摇水,天静本无风。
    村酒渟春绿,林花倦午红。
    莫欺山堠子,知我入江东。

  2. 词句解析

  • “门外千峰合”:描述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 “中间一径通”:形象地描绘了山路或路径的曲折与通达,表现了诗人对道路探索的兴奋和期待。
  • “日光自摇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太阳以动态的形象,生动展现了阳光照在水面上摇曳生姿的情景。
  • “天静本无风”:通过对平静天空中缺乏风动的描写,反衬出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详。
  • “村酒渟春绿”:利用“渟”字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村庄中的绿色景象,传达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 “林花倦午红”:用“倦”字形容花朵在夕阳下的疲惫状态,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和画面感。
  • “莫欺山堠子”:通过提醒不要欺骗路上的标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警觉和对旅途安全的关切。
  • “知我入江东”: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了解,也隐含了对未来旅程的期许和展望。
  1. 赏析
  • 意境之美: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场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远方的渴望和对探索的追求。
  • 文化内涵: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风貌,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