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行几遍,东潮欠一来。
若无韩子庙,只有越王台。
文字天垂日,兴亡草上埃。
聊吹鳄溪水,洒起六丁雷。
诗句释义:
谒昌黎伯庙: 谒,拜访;昌黎伯,指唐朝著名的文学家韩愈;伯庙,即韩愈的祠堂。
南海行几遍: 南海,指中国南方的海域。此行,指作者多次到访南海地区。
东潮欠一来: 东潮,指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欠一来,形容距离较远,未能如愿前来参拜。
若无韩子庙: 韩子,指韩愈;庙,指祠堂。如果没有韩愈的祠堂,则意味着没有机会拜谒。
只有越王台: 越王,指越王勾践;台,这里指越王勾践曾经居住和战斗的地方,即今天的越王城遗址。
文字天垂日: 文字,这里指的是古代的文字;天垂日,形容文字的重要性如同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
兴亡草上埃: 兴亡,指国家的兴盛和衰亡;草上埃,形容历史的变迁如尘埃般微小。
聊吹鳄溪水: 鳄溪,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广东省;吹,比喻吹拂;鳄溪水,形容用吹拂的方法让水流更顺畅。
洒起六丁雷: 六丁,传说中负责掌管雷电的神;雷,指雷声。这里用“洒起六丁雷”来形容用吹风的方法使雷声更加响亮。
译文:
我多次游览南海地区,但总是未能如愿前往拜访韩愈的祠堂。如果韩愈的祠堂不存在,那我将无法亲眼目睹他的伟大成就。只有越王勾践的台,作为历史的痕迹留存至今。
古代的文字如同上天赐予的太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的兴衰犹如草木上的尘埃,转瞬即逝。我用吹拂的方式让鳄溪的水更加清澈,希望这声音能像神力一般,使雷声响彻云霄。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海地区、韩愈祠堂、越王台等地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与敬畏。同时,通过“若非”、“唯有”、“吹拂”等词语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