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边诗里久尘埃,见子令人病眼开。
无夕不谈谈不睡,看薪成火火成灰。
小留差胜匆匆别,欲去何如莫莫来。
渠政功名我岩壑,老身谁子共归哉。
诗句及注释:
- “酒边诗里久尘埃,见子令人病眼开。”(无夕不谈谈不睡,看薪成火火成灰。)
- 注释:在饮酒作诗的环境中,长时间地积累着尘埃,见到你让我的眼睛恢复了生机。没有一天不谈天说地到深夜,看着木柴燃烧成了灰烬。
- 赏析:“无夕不谈谈不睡,看薪成火火成灰。”表达了诗人与好友夜以继日的交流和探讨,以及朋友之间深刻的情感交流。
- 首联:诗人因友人的到来而感到高兴,酒边诗里久尘埃,形容诗人因友人到来而心情舒畅,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盎然的环境中,诗歌的意境被重新焕发出来。
- 颔联:二人聚首谈心,彻夜不眠的情景,无夕不谈谈不睡,形容两人夜以继日的交流和讨论,直到深夜才各自休息。
- 颈联:看薪成火火成灰,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他看到木柴燃烧成了灰烬,联想到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
}
{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送周仲觉访来又别》中杨万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首联“酒边诗里久尘埃,见子令人病眼开”描绘了在朋友到来后,诗人心情变得愉悦,仿佛被洗涤,眼中重获光明,反映出友情对于诗人精神上的滋养。
颈联“无夕不谈谈不睡,看薪成火火成灰”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夜谈至天明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陪伴的时光。尾联“欲去何如莫莫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未来行程的祝福。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杨万里作为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于友情、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他认为友情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值得人们珍惜和维护。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难能可贵,显示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社会担当。}
{ 杨万里的诗歌创作以其清新脱俗、语言质朴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在《送周仲觉访来又别》这首诗中,杨万里通过对友人来访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首联“酒边诗里久尘埃,见子令人病眼开”表达了诗人在好友来访后的喜悦之情,如同久居尘世的诗人突然见到了清新的山水,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愉悦。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心理变化,也传达了一种从困境中寻找到希望的情感。
颈联“无夕不谈谈不睡,看薪成火火成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与友人夜谈至天明的情景,反映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陪伴的时光。这一联诗不仅表达了友情的美好,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与共鸣。
尾联“欲去何如莫莫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以及对于友人未来行程的祝福。这里的“莫莫来”可能是方言表达,意为“请不要离开,请再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留恋和期盼,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杨万里作为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于友情、生活的深刻理解。他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认为友情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值得人们珍惜和维护。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还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运用简练有力的词汇和独特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显得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这不仅体现了他高超的文学技巧,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敏锐观察。
杨万里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部表达人生哲理的作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和支持。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友情,用心经营和维护这份珍贵的感情。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通过对友人来访的描述,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鼓励人们要像诗中的主角一样,珍惜友情,享受生活,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感染了读者,使他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获得了启示和鼓舞。
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还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人物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加投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内涵。
[③1] 杨万里的《送周仲觉访来又别》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人生哲理诗。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友情能够跨越时空,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