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
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
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
飞上金銮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送文黼叔主簿之官松溪
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
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
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
飞上金銮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注释与赏析:
第1句:“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
- 解释:“乃翁”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对侄子或侄儿的深情。“只解”意为只会做某事,这里指只会享受阳光的美景。“不解”则表示不懂如何在尘世中保持超然。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侄子在世俗纷扰中保持清高、不被污染的期望和担忧。
第2句:“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
- 注释:这里的“杨簿”指的是一个官职,可能是县令之类的职位,而“习簿”可能是指日常事务的处理。“松溪”则是地名,位于松溪县,是作者提到的下一个地方。
- 赏析:通过比较杨簿(即现任职务)和习簿(日常事务),诗人表达了对侄子能在官场上保持清醒头脑的期望。同时,提到“建溪”,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点,用它来比喻松溪,强调其自然之美。
第3句:“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
- 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侄子在旅途中会有很多美好的景致和灵感,不需要刻意寻找诗句来描述。
第4句:“飞上金銮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 解释:这里的“金銮”可能指的是皇宫中的金銮殿,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分付”在这里意味着托付、嘱咐。“竹林分付一莺啼”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赏析: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希望侄子能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综合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长辈的视角,表达对侄子即将赴任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从对侄子在世俗中保持清高的期望,到对旅途中自然美和诗意生活的期待,诗人展现了对侄子未来的积极期待和对其个人成长的深深关怀。整首诗充满了温馨的亲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