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散庭空便悄然,不须休日始偷闲。
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
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
暮蝉何苦催归急,只待凉生月半环。
诗句原文:
吏散庭空便悄然,不须休日始偷闲。
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
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
暮蝉何苦催归急,只待凉生月半环。
注释解释:
- 吏散庭空便悄然:描述了一个官员离开后,庭院变得安静而空旷,只有悄悄的风和云在飘动。
- 不须休日始偷闲:表示即使在休息日也不必等待特别的时刻才开始休息,日常的闲暇时间就已经足够了。
- 鸥边野水水边屋:描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水边有一只白鹭栖息在岸边,周围是清澈的水面和远处的房子。
- 城外平林林外山:描绘了一幅远山近水的景致,城外是一片平坦的树林,而树林外面则是连绵的山脉。
- 偶见行人回首却:一个偶然遇到的行人回头看了看诗人,但随后又继续前行。
- 亦看老子立亭间:诗人也在亭子里静静地站着,似乎在欣赏眼前的景色或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 暮蝉何苦催归急:表达了对黄昏时分蝉鸣声的反感,认为它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催促人们回家。
- 只待凉生月半环:暗示着随着凉意的到来,月亮也会升至一半的位置,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午后登多稼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的“吏散庭空”与“鸥边野水”相映成趣,形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此外,“暮蝉”与“月半”,这两个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整体上,诗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