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篇惊倒汉廷臣,一眼元无四海人。
天下无双聊小却,洛阳年少是前身。
云鹏飞上偏嫌早,雾豹深藏更几春。
宽作十年相见著,剩将风雪试松筠。
【解析】
此诗为一首赠诗,是作者自赞其才之语。诗的前两句说:我的奏章震惊了汉廷大臣,天下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我。这里“奏篇惊倒汉廷臣”,是说诗人的才华高超、出类拔萃,足以使汉廷大臣都为之震惊。“一眼元无四海人”,是说诗人的才华和气派,足以让四海之内的人都感到惊奇和赞叹。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卓越才能。三四两句说:天下无双,我只好谦虚一些;洛阳年少,是我前生的化身。这里,诗人以自我谦逊的口吻,表示自己虽受重用,但还要虚心学习,不骄不躁。“云鹏飞上偏嫌早”,意思是说我有凌云壮志,但飞得过早了,还欠火候,应该再等一等。“雾豹深藏更几春”,意思是说像雾中潜藏的豹子一样,我还须等待时机成熟后才能显露头角。“宽作十年相见著”一句,诗人在诗中自比为松筠,意即松筠经霜而不凋零,即使经过十年寒暑也不会变心,诗人希望与主上长久共患难,不离不弃,直到国家安定之后,再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答案】
译文:我向朝廷上奏的一篇文章让汉廷大臣们感到震惊,天下人没有一个可以相比。我是天下无双的人,只好谦让一下;我年轻时就已崭露头角,是我的前生所为。我像云中的神鹏,飞得太快了,还没等展翅高飞就落下来,还差得远呢!我像雾中潜藏的豹子,还得再等几年时机成熟,才能显露头角。我将耐心等候,直到十年以后,再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为应诏而写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通过赞美自己的才华及报国之心,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为国尽忠的理想愿望。
首联:“奏篇惊倒汉廷臣,一眼元无四海人。”“奏篇惊倒”是诗人自谦,意思是说皇帝听了他的奏章后非常惊讶,连汉朝的大臣们都感到吃惊。“一眼元无四海人”意思是说:我的才华和气派,足以使四海之内的人都感到惊奇和赞叹。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地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谦虚谨慎的品格和对君王的无限忠诚。
颔联:“天下无双聊小却,洛阳年少是前身。”意思是说:我虽然天下无双,但我还是谦虚一点,不敢骄傲自满。洛阳的少年就是我的前世。这里,诗人以自我谦逊的口吻,表示自己虽受重用,但还要虚心学习,不骄不躁。
颈联:“云鹏飞上偏嫌早,雾豹深藏更几春。”意思是说:我像云中的神鹏,飞得太快了,还没等展翅高飞就落下来,还差得远呢!我像雾中潜藏的豹子,还得再等几年时机成熟,才能显露头角。这里,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云中的神鹏和雾中的豹子,既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胸怀大志、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又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谦虚谨慎、知恩图报的品格。
尾联:“宽作十年相见著,剩将风雪试松筠。”“宽作”是宽容的意思。意思是说我将在宽容的环境中等待,直到十年以后再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剩将”是剩下的意思。意思是说:剩下的时间里,我要用风雪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品性,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最后一句“试松筠”是指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松树耐寒而不凋,竹子经霜而不败;它们经受住严冬的考验,所以被人们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经受住严峻的政治环境的考验,做一个坚强刚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