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问津。
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
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
《夜寒独觉》
注释:
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问津。
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
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老年人生活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夜寒独觉”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以及诗人独自醒来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第二句,“儿啼惊觉梦中身”,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梦中听到孩子啼哭的情景。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痛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庭的担忧和牵挂。
第三句,“脚到五更偏作冷”,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中,感受到的更加强烈的寒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第四句,“老来万事不如人”,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最后两句,“若无窗月谁相伴”,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里,感到孤独无助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的恐惧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听尽鸡声不肯晨”,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听到鸡鸣而无法起床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新一天的期待和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的留恋和不舍。
最后两句,“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感到极度困苦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孩子的啼哭声、寒冷的天气、孤独的生活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