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刘。
迂叟馈缣宁冻死,伯夷种粟几时秋。
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
庐阜作江江作阜,始应父子不传休。
题刘道原墓次刚直亭
山南山北松楸翠,四海仰瞻二刘英名长
杨万里以诗咏志,表达对先贤敬仰与自我期许
- 诗篇原文
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刘。
迂叟馈缣宁冻死,伯夷种粟几时秋。
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
庐阜作江江作阜,始应父子不传休。
- 诗句逐句解释
- “山南山北蔚松楸”:描绘了墓地所在地理位置的自然环境与古松苍柏相映成趣的景象。
- “四海千年仰二刘”:表达了诗人对于两位先贤刘道原及其子刘孝标的崇高敬意和广泛影响。
- “迂叟馈缣宁冻死”:描述了一位老者为表达敬意而不惜牺牲自己温暖衣物的行为。
- “伯夷种粟几时秋”:通过比喻表达了伯夷拒绝周武王赏赐、坚持原则的高尚情操。
- “平生铁作三尺喙”:诗人自比,用坚韧不拔的意志比喻自己的坚定信念。
- “土苴人间万户侯”: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平凡,却志在追求非凡成就的决心。
- 译文
山中松树繁茂,南北皆见;千年后仍被世人所尊崇敬仰的二刘。一位老人为了尊敬他们,宁愿冻死也不接受丝织品。像伯夷那样种植粮食,何时能等到丰收的秋天?我一生如铁般坚强,即使只是三尺长的喙,也能抵挡世间的纷扰。尽管身居平凡的庐阜,但江水的汇聚也证明了我们父子的不朽。
- 注释
- “山南山北”:山的南面和北面。
- “蔚松楸”:茂盛的松树和柏树。
- “四海”:指全国各地。
- “二刘”:指的是刘道原和刘孝标,均为东汉时期的人物。
- “迂叟”:指一位愿意为了尊敬二刘而献上丝织品的老人。
- “宁冻死”:宁愿冻死也不接受丝织品作为礼物。
- “伯夷”:古代贤人,因坚守节操饿死于首阳山。
- “种粟几时秋”:指伯夷拒绝接受周武王的赐予,宁愿饿死也不接受财富。
- “三尺喙”:形容诗人的坚韧和不屈。
- “土苴”:轻视,不屑一顾的意思。
- “万户侯”:指拥有万户人家的封地,富贵至极。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以及历史人物的赞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情操。诗人不仅赞美了先贤的高风亮节,也表达了自己立志高远、追求卓越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读来令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