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浅水刺楼船,百棹千篙祇不前。
一夜波声喧到晓,北风气力欲翻天。
挂帆未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笥边。
无数小舟俱在后,追侬不及指为仙。

诗句解析:

  1. 溯流浅水刺楼船:这一句描述了航行的场景。“溯流”指逆流而上,“浅水”可能意味着水流较平缓或水位不高,“刺楼船”则可能是利用船只的尖部结构在浅水中前进。

  2. 百棹千篙祇不前:这句表达了困难和挑战。“棹(zhào)”是划桨工具,“篙(gǒu)”也是划桨的工具,“祇不前”说明尽管使用了这么多工具还是无法前进。

  3. 一夜波声喧到晓:描绘了夜晚波浪的声音。“喧到晓”表明声音持续到了天明。

  4. 北风气力欲翻天:形容天气非常恶劣。“北风”是指来自北方的强烈风,“力欲翻天”意味着风很大,几乎能翻转天空。

  5. 挂帆未了青泥过:这里描述的是继续航行的情况。“挂帆”指的是把帆布放下以便让船顺风前行,“青泥”可能是地名,“过”表示经过。

  6. 转眼相将玉笥边:这里的“玉笥”可能是指一种容器或箱子,用来比喻旅途中的风景变化。“转眼”意味着时间过得很快。

  7. 无数小舟俱在后:描述了船队中其他船只的存在。

  8. 追侬不及指为仙:这是对前文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力量的敬畏,认为自己追赶不上这样的天气,而将其视为仙人的力量。

译文:

十五日清晨我出发前往石口,遇到了顺风。
沿着溪流浅水用尖头船向前行驶,虽然百棹千篙却无法前行。
一夜之间波浪声喧嚣直到天亮,北风的力量似乎要将天空掀起。
挂好帆继续前行穿过青泥,转眼间已经到达玉笥边缘。
前方无数的小船仍在后面,我追赶它们却感到自己不及它们般神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首句即点明了时间——十五日清晨发石口,地点——溪流浅水处,然后以百棹千篙未能前行来表现自然的不可预测和强大力量。次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顺风比作能够掀翻天的巨力,形象地展示了风的威力。第三句中的“喧到晓”进一步强调了风的强劲和持久。最后几句则是对整个经历的回味与感慨,通过对“玉笥边”和“追侬不及”等词的使用,传达出对自然界力量的深刻理解和赞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