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处宫庭元洞开。
握手论文两凄断,登山临水重徘徊。
亦山亭下梅花径,明日先生独自来。
赠别罗时清
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处宫庭元洞开。
握手论文两凄断,登山临水重徘徊。
亦山亭下梅花径,明日先生独自来。
注释:
- 四岁:指作者与罗时清相识或交往的开始年龄,大约在童年时期。
- 相从:共同相处或相伴。
- 亦快哉:表示快乐和兴奋。
- 东游兴尽:形容游览到了东边的尽头,感到兴趣已尽。
- 诗中风月:比喻诗中的意境或情趣。
- 无疆界:没有界限或范围。
- 圣处宫庭元洞开:形容神圣的地方,如同宫殿一样宽广而神秘。
- 握手论文两凄断:指两人因分别而感到悲伤和不舍。
- 重徘徊:多次来回走动,犹豫不决。
- 亦山亭:一个位于山中的亭子。
- 明日:指即将到来的一天。
- 先生独来:暗示罗时清将独自一人来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首句“四岁相从亦快哉”表达了作者与罗时清自小相识、相伴的美好回忆和愉悦感受。第二句“东游兴尽却西回”则描绘了作者在游览东部地区后,因感觉兴致已尽而选择回归的场景。第三句“诗中风月无疆界”,意味着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广阔无垠,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第四句“圣处宫庭元洞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境界的高远和神秘,仿佛神圣之地的大门始终敞开着。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作者与罗时清之间的深厚感情。“握手论文两凄断”反映了两人之间情感的真挚和不舍。“登山临水重徘徊”,可能暗示了两人在告别时对彼此的留恋,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亦山亭下梅花径”,则可能是描绘了一个具有诗意的背景,增添了离别时的浪漫和哀愁。最后一句“明日先生独自来”,则传达了期待对方再次来访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寂寞和不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罗时清之间的深情厚谊及其离别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