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缆维杨欲夕阳,过舟覆盎已晨光。
夹河渔屋都编荻,背日船篷尚满霜。
城外城中四通水,堤南堤北万垂杨。
一州斗大君休笑,国士秦郎此故乡。

【注释】

过高邮:地名,在今江苏高邮县。

解缆维杨:系好船只的缆绳。

过舟覆盎已晨光:船翻船覆,已经天明。

夹河:指两条河流。荻:水生植物的一种。

背日船篷:船篷朝太阳的一面被霜雪覆盖。

城郭:城墙。

堤南堤北:指运河两岸。

万垂杨:指杨柳树很多。

斗大:形容小或少。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写于高邮。诗人由扬州乘船东下,经过高邮时作此诗。前四句描写了高邮的水乡风光和船上的情景;后四句写高邮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慨。全诗写景生动,感情真切。

第一句“解缆维扬欲夕阳”,点明题意。“欲夕阳”三字写出了诗人急于赶路的心情。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在高亭上宴请越国大夫范蠡,范蠡对吴王说:“吾将伏剑而死,以报君王之仇。”于是吴王杀了他。这里用典是为了说明诗人急于离开高邮,以免被敌人追杀。

第二句“过舟覆盎已晨光”,进一步描绘了高邮的水乡风光。“覆盎”即翻船,这里指船翻船覆。诗人在船上看到天色渐亮,知道已经天亮了。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通过描写诗人看到高邮的早晨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夹河渔屋都编荻,背日船篷尚满霜”,进一步描绘了高邮的水乡风光。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通过描写高邮的渔家房屋和船篷,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编荻”是指用芦苇编成的房子。

最后两句“城外城中四通水,堤南堤北万垂杨”,是全诗的重点,通过描写高邮的水乡风光,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高邮城外城里都有流水,运河两岸长满了杨柳树。这里用了两个“堤”字,一是实指运河两岸的堤坝,一是泛指河岸。这两个“堤”字既点明了地点,又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高邮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既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也是一种文化的情感寄托。诗人在离开家乡后,常常回忆起家乡的美好景色,从而激发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也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观念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有过离别家乡的经历,他们常常在离别之际抒发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