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颠风刮地来,不成一雪肯空回。
何曾半点漏春信,只怪千花连夜开。
顷刻装严银世界,中间遍满玉楼台。
琼船撑入玻瓈国,琪树瑶林不用栽。

淮河舟中晓起看雪二首《淮河舟中晓起看雪二首》,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诗人在淮河上乘船,看到大雪纷飞,于是写下了此诗。全诗以“雪”为主调,描写了淮河上的景色和作者的所见所感。

三日颠风刮地来,不成一雪肯空回。

何曾半点漏春信,只怪千花连夜开。

顷刻装严银世界,中间遍满玉楼台。

琼船撑入玻瓈国,琪树瑶林不用栽。

注释:

①三日:三天。

②颠风:旋风。

③银世界:指银装素裹的世界。

④玻璃国、琪树瑶林:用《楚辞·招隐士》中“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玉堂珠座”句意,形容雪花飘飘如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淮河上雪景的美丽。首联说连刮三天大风,雪花却不肯空走一回;颔联说雪花没有漏出春天的信使,只是让百花连夜开放;颈联写雪花把大地装扮得银装素裹、晶莹剔透,犹如一个玉砌的宫阙;尾联用神话传说赞美雪花的美,认为雪花飘落下来就像仙女乘坐着彩云从玻璃国来到人间。

首句“三日颠风刮地来”,就写出了天气恶劣的情状。这两句是说,尽管刮风不止、大雪纷飞,雪花却不肯空走一回。这一句中“肯”字很关键,它既表明诗人对雪花的赞叹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雪花的期待之情。

第三句中“不漏春信”四字十分精妙。诗人说雪花没有漏出春天的消息,而是让百花连夜绽放。这一句看似与前文重复,其实不然。因为前文已经说过“三日颠风刮地来”,所以这里的“不漏春信”就是说明雪花的到来,并没有影响春天的到来;同时,这一句中的“一夜”二字又表明雪花落下后很快融化成水,不会对春天造成任何影响。而“连夜”二字则是强调了雪花的密集程度,使得百花得以尽情绽放。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雪花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他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四句“顷刻装严银世界”更是将雪景描写得淋漓尽致。诗人说雪花把大地装扮成了银白色的巨大世界。这里的“装”字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了雪花飘落的情景。而“银世界”则进一步强调了雪的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净的感觉。同时,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五句“中间遍满玉楼台”则是进一步描绘了雪景之美。诗人说雪花把大地装扮成了一个玉砌的宫阙。这里的“玉楼台”一词十分优美,给人一种高雅、庄重的感觉。同时,这一句也表现了诗人对于雪花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琼船撑入玻瓈国,琪树瑶林不用栽”则是用神话传说赞美雪花的美。诗人用《楚辞·招隐士》中“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玉堂珠座”四句来形容雪花的飘逸与轻盈,认为雪花如同仙女一般降临人间,为大地带来了美丽的景象。同时,诗人还用“琪树瑶林不用栽”来形容雪花的美丽无需人工雕琢,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首诗通过描写淮河上的雪景,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之美。诗人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