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日烘云未作霞,好峰怯冷著轻纱。
绝怜山色能随我,政用花时不在家。
骑吏那愁千里远,牡丹各插一枝斜。
细看文脊空多肉,不似青阳看九华。

【注释】

过宁国县:经过宁国县。宁国县,在今安徽省宣城市一带,这里指代诗人当时居住的地点。薄日烘云:形容初升太阳的光辉照耀着薄雾中的云朵。未作霞:还未形成美丽的彩霞。好峰怯冷著轻纱:美好的山峰好像害羞似的,被薄雾轻轻覆盖。怯冷著轻纱,犹言羞涩地露出娇颜。绝怜山色能随我:非常喜爱那山的颜色能随着自己的心情而改变。政用花时不在家:正赶上花开时节却因公务外出不能回家欣赏美景。骑吏:骑马办事的官员。那愁:哪里会愁呢?千里远:形容路途遥远。牡丹各插一枝斜:牡丹花各自斜斜地插在树枝上,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情景。文脊:即竹节,指竹子的分节处。细看文脊空多肉,不似青阳看九华:仔细察看竹节处,发现竹节里有很多竹肉,这和青阳看九华山时看到的景色不一样。

【赏析】

这首七律是写景抒怀之作,通过描绘春天景色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前四句写景,后三句抒情。

首联两句写景:早晨的宁国县,薄雾中升起的红日,将天空照亮。山峰被雾气遮掩,仿佛羞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

颔联两句抒情:我多么喜爱山色随着我的心情而变化啊!然而正当我欣赏美景的时候,却又不得不离开家乡去赴公差。

颈联两句写景:骑吏们哪里会为离家千里远途而感到忧愁呢?他们各自斜斜地将花朵插在树枝上,尽情地欣赏春景。

尾联两句抒情:仔细观察竹子的纹理,发现里面有很多竹肉,这和青阳看九华山时看到的景色不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